时间:2025-06-25 22:33:59
1、填空题 已知A经如右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B为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为强酸。
①D的化学式是??。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而污染了环境。某工厂净化残余的B气体装置如图,则除去B气体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2)若A是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D是一种强酸。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工业生产上,以34吨A为原料,最多可以生产63%的D酸?吨。
参考答案:(1)①H2SO4(2分)②酸雨(1分);2SO2 +2CaCO3+O2= 2CaSO4+2CO2(2分)
(2) 4NH3+5O2
?4NO+6H2O (2分);200(2分)
本题解析:(1)若A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则A是单质S。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SO2是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是SO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氧化得到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即D为强酸硫酸。
①D的化学式是H2SO4。
②在工业生产中SO2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酸雨而污染了环境。根据示意图可知,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氧化钙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不稳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钙,从而防止空气污染,因此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SO2 +2CaCO3+O2=2CaSO4+2CO2。
(2)若A是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则A是氨气。氨气在氧气中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NO被氧气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强酸硝酸,因此A→B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
NH3~~~~HNO3
17t? 63t
34t? m×63%
解得m=
=200t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在273℃、202kPa时,将44.8升NH3与128克O2混合后,充入一密闭容器,加Pt并升温至700℃,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
(1)在室温下得到的产物是什么?
(2)若该产物密度为1.44克/毫升,则其百分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HNO3和水
(2)77.8%,17.8 mol/L
本题解析: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NH3+O2→NO+H2O(未配平)NO+O2→NO2,NO2+H2O→HNO3+NO,公式:PV=nRT。
设NH3全部转化为HNO3,总方程式有:
NH3+2O2==HNO3+H2O
1? 2? 1? 1
题中所给数据,表明NH3与O2理论上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NO3和H2O,且为1∶1关系,原假设成立。
由此题解析过程表明,对于有多步反应的计算,从整体角度考虑,判断是否过量,更简捷。</PGN0106A.TXT/PGN>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除去NaCl中混有的NH4Cl的最佳方法是(?)
A.利用溶解度不同采用结晶法
B.加入NaOH溶液
C.直接加热
D.加入AgNO3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NH4Cl加热易分解挥发而与NaCl分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某稀硝酸的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2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3:2
C.2:1
D.4: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设生成的NO的质量为5.6—3.2=2.4g,物质的量为
=0.08mol
设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分别为a、b
两者的总物质的量为a+b=
=0.1
由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2a+3b=0.08×3
可知a=0.06mol? b=0.04mol
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含n g硝酸的稀溶液恰好和m g铁粉完全反应若有
g HNO3被还原成NO,n:m可能
A.1:1
B.2:1
C.3:1
D.9:2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此题可以用极限法求解。假设一,铁粉刚好完全消耗干净,只能还原n/4g硝酸,那就有方程表达:Fe+4HNO3=Fe(NO3)3+NO↑+2H2O,理清关系有:Fe~NO,可看出被氧化的铁粉与被还原的硝酸(根据元素守恒)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于是有计算式m/56=n÷4÷63由此推出n:m=9:2
假设二,铁粉过量,硝酸被完全消耗,甚至连三价铁离子也被铁单质全部还原成亚铁离子。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mg铁粉提供电子总物质的量为m÷56×2=m/28mol,而硝酸得到的电子为,n÷4÷63×3=n/84mol。m/28=n/84,所以n:m=3:1
答案应该是C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