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21:24:36
1、选择题 下列各对物质中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A.Zn+HCl
B.Cu+HCl
C.Al+NaOH溶液
D.Fe +H2O( g 、高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铜盐酸是不反应的,不可能生成氢气,其余选项中都有氢气生成,答案选B。
考点:考查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点评:再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再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氢气,据此可以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关系为
A.V1>V2>V3
B.V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NaOH和NH3·H20都是一元碱,Ba(OH)2和NaOH是强碱,NH3·H20是弱碱,pH相同的NaOH和NH3·H20,C(NH3·H20)>C(NaOH),则相同体积相同pH的NaOH和NH3·H20,n(NaOH)<n(NH3?H20),所以需要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是V2<V3;
Ba(OH)2和NaOH是强碱,等PH值的Ba(OH)2和 NaOH,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同体积相同PH值的Ba(OH)2和NaOH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需要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是V1=V2,所以三个体积大小关系是V3>V2=V1,
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CH4·14H2O
B.CH4·8H2O
C.CH4·(23/3)H2O
D.CH4·6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述中“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着该题的解题关键。由于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H2O分子填充,由此可得出8个笼中共有6个CH4分子,46+2=48个H2O分子,从而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化学式为CH4·8H2O,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本题主要是以“可燃冰”的空间结构为题材,考查学生对拓展性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实验方法肯定错误的是
A.用色谱仪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含量
B.用纸上层析法分离和检验墨水的成分
C.用碘-淀粉溶液吸收法检测空气中SO2的含量
D.用AgNO3检测游泳池水中次氯酸的含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用色谱仪可确定物质中的含氮量;
B.墨水在纸上有色斑,对于有色离子可以利用纸上层析法分离和检验;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
D.次氯酸不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
解答:A.用色谱仪可确定物质中的含氮量,则能进一步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含量,故A正确;
B.墨水在纸上有色斑,对于有色离子可以利用纸上层析法分离和检验,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以此检测空气中SO2的含量,故C正确;
D.次氯酸不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则不能用AgNO3检测游泳池水中次氯酸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色谱仪测定元素的含量、物质的检验、混合物的分离等,为高考中常见的小综合题,题目难度较大,选项AB均为解答的难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四氧化三铁与B的反应是工业上大量生产铁的重要方法
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大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D.B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可溶于氨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错解分析:错选A或D,依据题中信息,A,C原子原子序数相差8,可知道A,C同主族,且原子半径:C>A,又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也是C原子半径一半,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A,所以B<C,故选A;错选D,由题中信息可看出B为Al,其氧化物为Al2O3,可溶于氨水,故选D。
正解:出现错选A或D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如何利用题目所给信息推导A,B,C,D为何物质,二是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不熟悉,元素周期律很生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