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6-11 07:1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B.在点燃H2、CH4等易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实验室蒸馏原油时,要加入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D.石油的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插到液面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苯酚易溶在酒精中,A正确;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验纯,B正确;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暴沸,C正确;石油的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D错误,答案选D。
点评:该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在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
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⑤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
⑥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②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②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不可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因其密度与空气接近,难以排净空气;③实验结束后不可将实验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应交实验员回收集中处理,否则会腐蚀管道、引发事故、造成污染等。①④⑤⑥均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基本实验操作。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
化学式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

C4H8O2
-84
77
0.90
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法
B.生化法
C.分馏法
D.分液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要求根据试题给定的甲乙两物质的性质,综合分析后选出分离方案。升华法显然不行;因为甲乙两物质均溶于水,所以能用分液、萃取也不可行;只能根据沸点的差异采取分馏法比较合适。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




结论
能组成
Zn、Cu原电池
能证明非金属性
Cl>C>Si
白色沉淀
为BaSO3
说明反应
2NO2N2O4?△H>0
(无色)
选项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正确,应该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对应的酸,即应该用高氯酸,而不是盐酸。SO2溶于水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硝酸钡能把SO2氧化生产硫酸,进而生产硫酸钡沉淀,C不正确。D中升高温度,颜色变深,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不正确,所以只有选项A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