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1 06:54:43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和原理,正确的是
①吸滤操作可加快过滤速度,若吸滤完毕,则应先关闭水龙头,然后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②往海带灰的浸泡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以保证I-完全氧化为I2;③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④可用水鉴别已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⑤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⑥加酶洗衣粉可用来洗涤棉织品、腈纶织品和涤纶织品;⑦硫酸亚铁铵晶体制备实验的最后一步是将溶液蒸发到有大量晶体析出,用余热蒸干即可得产物;⑧萃取时振荡的操作如图
A.②④⑧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涉及较广,难度中等。
①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以防倒吸,故①错误;
②过量氯水会氧化I2生成HIO3,故②错误;
③一般说来,若将滤液迅速冷却并剧烈搅拌,则所析出的晶体很细,总表面积大,因而表面上吸附或粘附的母液总量也较多.若将滤液静置并缓缓降温,得到的晶体较大,故③正确;
④已烷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乙醇和水混溶,可用水鉴别,故④正确;
⑤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分离属于盐析的分离方法,故⑤错误;
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来洗涤含有蛋白质的物质,可用来洗涤棉织品、腈纶织品和涤纶织品,故⑥正确;
⑦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1~2(防止亚铁离子水解),置于水浴上加热、浓缩,当液体表面有薄层晶体析出时,将液体从水浴上拿下冷却,当全部晶体都析出后在抽滤,故⑦错误;
⑧振荡时漏斗口略朝下,故⑧错误.
C正确。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A.读取滴定管内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D.进行焰色反应时,必须用稀硫酸洗涤并灼烧铂丝,然后再进行实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俯视读滴定管的读数,结果偏小,正确;B、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C、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正确;D、焰色反应时用稀盐酸洗涤并灼烧铂丝,然后再进行实验,错误,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用图①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B.用图②装置制取和收集乙烯
C.用图③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
D.用图④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产物中有水生成,所以试管应倾斜向下,错误;B、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错误;C、氢氧化铁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胶头滴管应没入液面以下再挤出氢氧化钠溶液,错误;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装置、药品均正确,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酸碱性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在已有水的PH试纸上进行观察颜色变化.______(填√或×).
参考答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在已有水的PH试纸上,稀释了溶液,使测量结果不准.
故答案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饱和溴水除去甲苯中混有的苯酚
B.用氨水洗涤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C.实验室用加热NH4Cl固体使之分解的方法制NH3
D.用稀硫酸和Zn反应制H2时,加少量CuSO4溶液可加快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错误,饱和溴水和苯酚反应生成的产物会溶解在甲苯中。
B 错误,用稀硝酸洗涤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C 错误,加热NH4Cl固体使之分解得到NH3和HCl, NH3和HCl遇冷会生成NH4Cl。
D 正确,锌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此时,铜、锌会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