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1 06:30:59
1、选择题 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电脑芯片“龙芯一号”的问世,填补了我国计算机制造史上的一项空白.下列对晶体硅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晶体硅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相似
B.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可以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但是它提炼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D.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故它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导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硅的性质。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是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所以物理性质与金刚石相似,熔沸点高,硬度大;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但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存在,主要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被广泛使用;晶体硅是一种非金属单质,虽然它具有金属光泽。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二氧化硅(SiO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A.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B.玛瑙和红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SiO2和Si都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虽然高温下SiO2能与Na2CO3反应放出CO2,但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种数少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种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正确答案C
A.不正确,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SiF4不是盐类,SiO2不属于两性氧化物
B.不正确,玛瑙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红宝石的主要成分Al2O3,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正确
D.不正确,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种数多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种数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市场上出现过一种一氧化碳检测器,其外观像一张塑料信用卡,正中有一个直径不到2cm的小窗口,露出橙红色固态物质。若发现橙红色转为黑色而在短时间内不复原,表明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有中毒危险。一氧化碳不超标时,橙红色虽也会变黑却能很快复原。已知检测器的化学成分:亲水性的硅胶、氯化钙、固体酸H8[Si(Mo2O7)6]·28H2O、CuCl2·2H2O和PdCl2·2H2O(注:橙红色为复合色,不必细究)。
4-1? CO与PdCl2·2H2O的反应方程式为:?。
4-2? 4-1的产物之一与CuCl2·2H2O反应而复原,化学方程式为:?。
4-3? 4-2的产物之一复原的反应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4-1化学方程式? CO + PdCl2·2H2O = CO2 + Pd + 2HCl + H2O?(4分)
写PdCl2不写PdCl2·2H2O同时也配平,给2分。?
4-2化学方程式? Pd + 2CuCl2·2H2O = PdCl2·2H2O + 2CuCl + 2H2O? (4分)
写Pd + CuCl2·2H2O = PdCl2·2H2O + Cu给2分
4-3化学方程式 4CuCl + 4HCl + 6H2O + O2 = 4CuCl2·2H2O?(4分)
本题解析:竞赛是科学普及的一部分,要通过竞赛宣传化学在经济发展人类进步人民健康质量、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改善中的作用,以促进中学生关心发生在世界上和周围的新事物,激励他们为之奋斗,本题就体现这种思想。鉴于试题涉及的器件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命题人从中挑选了学生的知识背景足以理解的问题,也正好是该器件性能的主要化学原理,甚至提示应试者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舍弃不必细究的枝节,这本身也是一种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命题人在组题时进一步帮助应试人缕清器件化学原理的思考程序,分3个问题要求学生思考,但每一个问题都留有需应试者通过原有知识基础来补充完善的内容,以此来考察应试者的应变能力。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是:CO和PdCl2·2H2O谁是氧化剂?当然有两种正好相反的假设,假设1,得到C和某种高价钯化合物,假设2,得到CO2和金属钯。哪一个假设正确?要从第二问得到启示。显然,第二问需要应试者自己得出结论的首先是CuCl2·2H2O不可能是还原剂,只可能是氧化剂,因为在水体系里铜的价态不能再升高。如果应试者没有这种基本思路,就无助于对第1问两种假设的抉择。有了这种思路,必然对“4-1的产物之一”对准C和Pd。问:其中哪一个可以跟CuCl2·2H2O反应?中学课本上讨论过碳的氧化,使用的都是强氧化剂,如空气中的氧气、浓硫酸、浓硝酸等,而且都需加热,可见碳不是强还原剂,把它氧化不那么容易,应当排除,于是“定音”,假设2是正确的,这是一箭双雕,既答了第1问,又答了第2问。当然,第2问又存在两种可能,铜被还原得铜(I)呢还是得铜(0)。怎样判断?需要第3问来帮助,第3问要求写出4-2问中产物之一被复原,自然是指铜(I)或铜(0)的复原。先不必问氧化剂是谁,应试者就清楚,铜(I)比铜(0)易复原,即容易被氧化。这是不是中学知识?笔者认为是。由此选择了铜(I)为第2问的答案,完成第2问的解答。再接着思考第3问:使铜(I)复原为铜(II)使用了什么试剂?首先要明确,它一定是氧化剂(应试者明确吗?),然后从器件化学组成中去找,找不到(有人会认为存在2Cu++2H+=2Cu2++H2的反应吗?),于是被逼到“华容道”上去了,只能选择空气中的氧气,别无它路,全题得解。当然,解完后应回顾器件的整个化学组成来讨论它们各自的作用,但试题没有设问,留给应试者自己思索。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NaOH溶液反应
B.与碳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取两元素中的一种单质
C.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D.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两种元素分别是氧和硅,形成的主要化合物是SiO2,SiO2是硅酸(H2SiO3)和原硅酸(H4SiO4)的酸酐,但不与水直接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的重要基础材料,下列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④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⑤二氧化硅是沙子、石英的主要成分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②不正确;二氧化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④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熟悉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