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1 06:27:46
1、选择题 等质量的下列烃,分别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最多的是
A.甲烷
B.乙烯
C.苯
D.甲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若烃中含有的H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消耗的氧气最多,选项中甲烷含H的质量分数最大,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乙酰基二茂铁是常用的汽油的抗震剂,由二茂铁合成乙酰基二茂铁的原理如下:

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Ⅰ所示,取1 g二茂铁与3 mL乙酸酐于装置中,开通搅拌器,慢慢滴加85%磷酸1 mL,加热回流5 min。
步骤2:待反应液冷却后,倒入烧杯中加入10 g碎冰,搅拌至冰全部融化,缓慢滴加NaHCO3溶液中和至中性,置于冰水浴中15 min。抽滤,烘干,得到乙酰基二茂铁粗产品。
步骤3:将乙酰基二茂铁粗产品溶解在苯中,从图Ⅱ装置的分液漏斗中滴下,再用乙醚淋洗。
步骤4:将其中一段时间的淋洗液收集,并进行操作X,得到纯净的针状晶体乙酰基二茂铁并回收乙醚。
(1)步骤2中的抽滤操作,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使用属于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有?。
(2)步骤2中不需要测定溶液的pH就可以判断溶液接近中性,其现象是?。
(3)步骤3将粗产品中杂质分离实验的原理是?。
(4)步骤4中操作X的名称是?,该操作中不能使用明火的原因是?。
(5)为确定产品乙酰基二茂铁中是否含有杂质二乙酰基二茂铁(
),可以使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参考答案:
(1)布氏漏斗、抽滤瓶
(2)滴加NaHCO3溶液不再产生气泡
(3)不同物质在扩散剂中扩散的速率不同
(4)蒸馏?乙醚易挥发且易燃
(5)质谱法或核磁共振氢谱
本题解析:(1)抽滤需使用的仪器有:布氏漏斗、抽滤瓶、胶管、抽气泵、滤纸、烧杯、玻璃棒等。其中属于硅酸盐材质的布氏漏斗、抽滤瓶、烧杯、玻璃棒。(2)碳酸氢钠溶液与酸不产生气体时即接近中性。(3)步骤3利用不同物质在扩散剂中扩散速率不同进行物质的分离。(4)步骤4将淋洗液蒸馏得到产品并回收乙醚,因乙醚易挥发且易燃,不能使用明火。(5)乙酰基二茂铁和二乙酰基二茂铁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可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乙酰基二茂铁和二乙酰基二茂铁中氢原子环境不同,可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图判断其中是否含有杂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鉴别纯棉织品和人造纤维织品 | 用灼烧方法观察是否有烧焦羽毛气味 |
| B |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还原性 | 取少量淀粉溶液,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银镜 |
| C |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 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取出上层液体 |
| D | 检验氯仿中的氯元素 | 取少量氯仿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棉织品中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人造纤维是用木材、草类的纤维经化学加工制成的粘胶纤维,而蛋白质灼烧才能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因此不能鉴别棉织品和人造纤维,A不正确;B、淀粉水解是在酸性条件下完成的,而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完成的,因此在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检验,B不正确;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也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碳酸钠可以吸收乙酸,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C正确;D、氯仿是非电解质,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无法检验氯仿中的氯元素,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10分)已知1mol烯烃A完全燃烧需要3mol氧气。某烃B是A的同系物,在常温常压下,10mL气态烃B跟50mL足量氧气混合并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测得剩余气体体积为30mL。求:
(1)烃A的化学式为?(不写计算过程);
(2)通过计算确定烃B的化学式和它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写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C2H4?(2)C4H8?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2
本题解析:(1)根据烯烃的燃烧通式CnH2n+3n/2O2=nCO2+nH2O可知,1mol烯烃燃烧需要3n/2molO2,由题意的n=2,故其分子式为C2H4。
(2)烃B是A的同系物,所以B也是烯烃。因为体积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所以
CnH2n+3n/2O2=nCO2+nH2O
1? 3n/2? n
10? 15n? 10n
因此有50-15n+10n=30,解得n=4。所以B的化学式为C4H8。其中属于烯烃的有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向乙酸乙酯中加入足量的30% NaOH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观察酯层的消失
B.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40℃制取乙烯
C.向2 mL的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用力振荡,观察溶液颜色褪去
D.1 mol·L-1 CuSO4溶液2 mL和0.5 mol·L-1 NaOH溶液2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mL,加热煮沸观察砖红色沉淀的生成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到底,A正确;B不正确,应该是加热到170℃;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D中氢氧化钠是不足的,和乙醛反应得不到红色沉淀,D不正确,答案选A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