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1 06:14:05
1、实验题 (14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已经获得Br2,步骤II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I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可选用__________溶液进行洗涤除去。
(6)将MgCl2·6H2O直接加热能否得到MgCl2固体?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
(1)蒸馏法(或电渗析法)?(2)CCl4(1分)?分液漏斗
(3)浓缩、提纯溴元素(或富集溴元素)?(4)Br2+SO2+2H2O=4H++SO+2Br—
(5)氯化镁或MgCl2
(6)否;MgCl2+2H2OMg(OH)2+2HCl↑? Mg(OH)2
MgO+H2O
或MgCl2+H2OMgO+2HCl↑
本题解析:考查海水资源的利用、物质的分离及提纯
(1)例如冷冻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2)萃取剂的选择标准,一是溴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二是与原溶剂不能互溶,例如CCl4等,萃取时主要用到的是分液漏斗
(3)虽然溴元素在海水中的总含量较大,但其浓度较小,所以需要进行溴元素的富集
(4)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r2+SO2+2H2O=4H++SO+2Br—
(5)由于Mg(OH)2的溶解度小于Ca(OH)2,可用MgCl2溶液来洗涤,破坏Ca(OH)2的溶解平衡,得到Mg(OH)2
(6)MgCl2为强酸弱碱盐,可水解,如果直接加热其晶体,促进其水解,并不能得到MgCl2固体,故一般在酸性氛围中加热脱水,以抑制其水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能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的气体是 (? )
(已知中间的广口瓶中装的是浓硫酸)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铁和稀盐酸
D.过氧化钠和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是微溶性物质,覆着在碳酸钙表面,是反应停止,不能用来制备CO2气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需要加热;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可用浓硫酸干燥,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向上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装置、收集方法以及干燥、验满等,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12分)Na2S2O3(俗称保险粉)在医药、印染中应用广泛,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取15.1 gNa2SO3溶于80.0 mL水。另取5.0 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加到上述溶液中。小火加热至微沸,反应1小时后过滤。滤液在100℃经蒸发、浓缩、冷却至10℃后析出Na2S2O3·5H2O。
(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2)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化合物杂质是?;其检测的方法是:取出少许溶液,加盐酸至酸性后,过滤除去S,再加BaCl2溶液。则加入的盐酸发生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2HCl=SO2↑+H2O+2NaCl;?。
(3)某环境监测小组用含0.100 mol·L-1Na2S2O3溶液[含少量的Na2SO3,且n(Na2S2O3) ∶n(Na2SO3)
= 5∶1]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浓度。他们取废水5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硫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上述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36.0 mL。
(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③I2+SO32-+H2O?2I-+SO42-+2H+)
则滴定过程中可用?作指示剂。计算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共12分。
(1)有利于硫粉和Na2SO3溶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2分)
(2)Na2SO4(1分) ? Na2S2O3+2HCl=S↓+SO2↑+H2O+2NaCl(2分)
(3)淀粉(1分)
n(Na2S2O3) =" 0.0360" L×0.100 mol·L-1 =" 0.0036" mol
则n(Na2SO3) =" 0.00360" mol÷5 =" 0.00072" mol
根据题意:2BaCrO4 ~ Cr2O72- ~ 3I2 ~ 6S2O32-
得n1(BaCrO4) = =
=" 0.0012" mol
2BaCrO4 ~ Cr2O72- ~ 3I2 ~ 3SO32-
得n2(BaCrO4) = =
=" 0.00048" mol
则c(Ba2+) = = 3.36×10-2 mol·L-1(6分)
本题解析:(1)硫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易溶于水,所以用乙醇润湿硫粉,目的是增大其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与Na2SO3溶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亚硫酸钠在加热的过程中可能被氧化而生成硫酸钠,所以最可能存在的无机化合物杂质是Na2SO4;硫酸钠 氯化钡溶液检验,亚硫酸钠与元素反应知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而Na2S2O3与盐酸反应既有二氧化硫生成,又有硫单质生成,所以根据现象的不同可以检测,盐酸的另一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2HCl=S↓+SO2↑+H2O+2NaCl;
(3)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的是碘单质,所以选用淀粉作指示剂,碘与淀粉的混合液为蓝色,滴定终点时蓝色消失;根据Na2S2O3溶液的体积可计算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从而可计算BaCrO4沉淀的物质的量,也就可以计算钡离子的浓度,根据方程式得出关系式,具体步骤见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0分) 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①将5% 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 ~ 3遍;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 ~ 80℃之间至铁屑耗尽;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 ~ 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用轨道表示式表示Fe3+的3d电子的排布情况?
(3)硫酸亚铁制备中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4)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5)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
参考答案:(1)[Ar]3d6?(2)? (3)除去铁屑上的油污?
(4)Fe不能反应完全,余少部分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5)?洗涤晶体中混有的稀硫酸,减少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损耗(2分×5)
本题解析:(1)根据构造原理可写出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
(2)洪特规则电子总是优先占据1个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Fe3+的3d电子的排布情况是。
(3)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除去铁屑上的油污。
(4)亚铁离子易被氧化生成铁离子,所以必须让铁过量,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5)晶体表面会吸附溶液中的稀硫酸,所以用水洗涤晶体中混有的稀硫酸,减少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损耗。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9分)欲用无水CuSO4粉末配制500mL 0.1mol·L—1?CuSO4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1)如图所示仪器,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用到的是?(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填仪器名称)。
(2)配制该溶液应选用??mL容量瓶,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进行?。?
(3)配制该溶液应用托盘天
平称
取??g无水CuSO4。
(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
偏低的是?(填编号)。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将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参考答案:(9分)
(1)B,?烧杯、玻璃棒(2分)
(2)500?, 检漏
(3)8.0g
(4)①②③⑤⑥(3分)(错选、漏选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