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18 07:18:07
1、选择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两支分别装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各加几滴水,前者温度降低,后者温度升高
B.向100 mL容量瓶中加入4.0 g NaOH固体,然后加水到刻度线,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
C.向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加NaOH,溶液颜色由橙色慢慢变为黄色
D.如图所示,随着空气的通入,试管内液面会慢慢上升至充满整支试管,而后液面又下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记忆能力以及解答问题的能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溶于水,但前者溶于水放热,后者溶于水吸热,A选项错误;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物质,B选项错误;因为有不溶于水的气体(如N2)通入,所以液体不能充满整支试管,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6分)(1)指出下列实验用品或仪器(已经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性质)?;
②容量瓶?。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填代号)。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C.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D.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水冲洗,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E.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2H4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参考答案:(1)①将石蕊试纸润湿?②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2)ABCE? (每空2分,共6分)
本题解析:(1)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需要事先润湿。
②容量瓶在使用前,需要检漏。
(2)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且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选项C不正确,应该是迅速用干布擦去,然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BCE。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制备Fe(0H)2胶体,通常是将Fe(0H)3固体溶于沸水中。
②实验中需2mol/LNa2CO3的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两次。
③为了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钡杂质,可以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后除去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调至溶液的pH为7。
④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⑤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⑥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时,应注意,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③⑥? B.②⑤⑥? C.④⑤? D以上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制备Fe(0H)3胶体,通常是将1mol/L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制得。所以A错。
②需2mol/LNa2CO3的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1000mL容量瓶,一次制得。所以B错
③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钡杂质,可以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除去过量的NO3-,然后调至溶液的pH为7。正确;
④用浓氨水与银不反应。错误
⑤瓷坩埚的成分有SiO2.能与熔融氢氧化钠反应。错误
⑥用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混合物时,遵循“上上下下”的原则,即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6分)下列是几种不同类型的漏斗,用途有差异。
(1)粗盐提纯用到的是??(填序号,下同);
(2)用CCl4从溴水中提取溴用到的是??
(3)实验室制氢气常用到?
参考答案:(6分)(1)? A?(2)? D或C(写对一个即给分)?(3)? 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闻气体的气味
B.用浓硫酸干燥氯气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称量2.1g氯化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