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18 07:16:40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法或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焰色反应能鉴别NaCl、KCl和Na2SO4三种物质
B.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3+
C.将溴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将溴萃取到四氯化碳中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参考答案:A.NaCl、Na2SO4焰色反应都呈黄色,焰色反应不能鉴别二者,故A错误;
B.Fe3+与K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可证明,故B正确;
C.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可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故C正确;
D.硫酸钡不溶于酸,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可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8分)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1)滴定时,将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________。
讨论: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2分)
(2)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2分)
(3)2(2分) 偏大(1分) 偏小(1分)
本题解析:(1)酸性KMnO4标准液具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胶管,所以它应该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即甲管
(3)2MnO?~? 5H2C2O4
_? 0.1×0.01?
可知:x=2
由上式可看出,当KMnO4溶液的用量偏大时,x的值将偏小,所以:
①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使KMnO4溶液的体积偏小,x的值将偏大
②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其所耗体积偏大,x的值将偏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 | Ksp:CaCO3<CaSO4 |
| B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电极为阳极 |
| C | 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 氧化性:Cu2+>Fe3+ |
| D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中由于碳酸钙的溶度积常数小于硫酸钙的溶度积常数,则根据沉淀容易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可知,选项A正确;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则阳极是溶液中的OH-放电,阳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溶液显酸性。阴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同样分析可知,阴极周围溶液显碱性,因此有氢氧化镁生成,选项B不正确;氧化性是Cu2+<Fe3+,选项C不正确;选项D中,溶液中也可能含有SO42-或SO32-,D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分析和评价能力。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检验等来解答。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0分)亚甲基蓝(Methylnene Blue)在碱性条件下与葡萄糖作用生成亚甲基白(Methylene White)。亚甲基蓝的结构简式如下:
著名的蓝瓶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示在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 g NaOH、100 mL H2O和3 g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滴~5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振荡混合液呈现蓝色;
②塞紧橡皮塞(活塞a、b关闭),将溶液静置,溶液变为无色;
③再打开瓶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
④再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以上③、④可重复多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某学生将起初配得的蓝色溶液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如上图,A试管充满溶液,B中有少量溶液),塞上橡皮塞静置片刻,两溶液均显无色。若再同时振荡A、B试管,能显蓝色的是__________(填“A”或“B”)。
⑵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活塞a、b,通入足量氢气后,再关闭活塞a、b并振荡,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a、b通入足量氧气,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⑶上述转化过程中,葡萄糖的作用是__________,亚甲基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⑷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用鲜橙汁(其中含丰富维生素C)代替,这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该实验中③、④操作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B? ⑵不能?能? ⑶还原剂?催化剂(或催化剂兼作指示剂)? ⑷还原性
⑸不能?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全部转化为其它物质(本小题3分,其他每空2分,共10分)
本题解析:亚甲基蓝是一种暗绿色晶体,可溶于水和乙醇,蓝色亚甲基蓝很容易被葡萄糖还原为无色亚甲基白。振荡此无色溶液时,溶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溶液中氧气溶解量就增多,氧气把亚甲基白氧化为亚甲基蓝,溶液又呈蓝色。
静置此溶液时,有一部分溶解的氧气逸出,亚甲基蓝又被葡萄糖还原为亚甲基白。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蒸馏的方法可将海水淡化 ②除去CO2中混有的CO: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③向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 ④加入适量的盐酸可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OH)3胶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