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18 06:52:29
1、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B.某些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有机物
C.植物油、汽油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烃的衍生物
D.木糖醇易溶于水,咀嚼时口腔感觉特别清凉是因为它在溶解时吸收了大量热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第IVA族的是
A.硅
B.碳
C.铅
D.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HI
B.Na2O2
C.Br2
D.Na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化学键的判断。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所以A中含有极性键,是共价化合物。B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是离子化合物。C中含有非极性键是单质。D中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I-、Cl-、HCO3-、Na+
B.在pH=1的溶液中:K+、Cl-、NO3-、Fe2+
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NH4+、Fe2+、SO42-、Cl-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溶液中:K+、Cl-、NO3-、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常温下,
=1×10-12的溶液呈碱性;
B.pH=1的溶液中呈酸性;
C.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解答:A.常温下,
=1×10-12的溶液呈碱性,HCO3-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A错误;
B.pH=1的溶液中呈酸性,NO3-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如溶液呈碱性,则NH4+不能存在,如溶液呈酸性,因有存在NO3-,则不能生成氢气,故C错误;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无论酸性还是碱性,四种离子之间都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常见离子的性质,解答该题时注意各项的条件,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之处,也是易错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中学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下列实验装置,其中不可用于物质分离的装置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分离的方法有:过滤、分液、蒸发和蒸馏、纸层析法等,结合实验装置图及选择的仪器来分析;
A.该装置为分液操作;
B.该装置为过滤操作;
C.该装置为纸层析法操作;
D.该装置为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解答:A.该装置为分液操作,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下层液体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后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该装置为过滤操作,用于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在滤纸上,滤液在烧杯中,故B正确;
C.该装置为纸层析法,依据极性相似相溶原理,是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C正确;
D.该装置为酸碱中和滴定装置,不能用来分离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操作,注意常见物质分离的原理、方法和装置,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