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18 06:03:47
1、填空题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 _________为止。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 _____ mL。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0.1000mol·L-1盐酸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积/mL | ||
第一次 | 25.00 | 0.00 | 26.11 | 26.11 |
第二次 | 25.00 | 1.56 | 30.30 | 28.74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1 | 26.09 |
参考答案:(1)在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2)26.10(2分,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3)D(2分)?(4)0.1044mol/L(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为减缓反应速率,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
B.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
C.实验室制乙烯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无水乙醇中,并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
D.配制FeCl3溶液时,向试管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
C.装置③可用于证明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优点是:“随关随停,随开随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对于溶液的蒸发结果,故一般用蒸发皿
B:正确
C:即使SO2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以出现“倒流”的现象,因为它易溶于水,造成体系内气压降低,故不正确
D:由于过氧化钠为粉末,可溶于水,故不能使用些装置以达到“随关随停,随开随用”的目的
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化学实验中,同一个装置可以用于不同的实验,例如图的实验装置(B中可为固体或液体,可加热)。
(1)若A中为浓盐酸,B中为高锰酸钾固体,D中为石蕊溶液,则D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中为足量的浓硝酸,B中为铜单质,D中用NaOH来吸收其产生的气体,请写出D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中为浓H2SO4,B中为NaCl固体, D中是Na2S与Na2SO3的混合溶液,打开分液漏斗后,加热,D中出现黄色沉淀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逸出,则D中n(Na2S)与n(Na2SO3)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可以模拟氨碱法制纯碱,D中为饱和食盐水。先制取________气体通入D中至饱和,再制取_______气体也通入D中,此时可以看到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上述装置,下列实验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证明碳酸比苯酚的酸性强
B.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
C.用乙醇制备并检验乙烯
D.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6)若A中为稀硫酸,B中为碳酸氢钠固体,打开分液漏斗反应一段时间,D中先无现象,后慢慢产生沉淀且不溶解,则D溶液的原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先变红后褪色(2分);
(2)2NO2 +2NaOH→NaNO3 +NaNO2+H2O(2分);
(3)n(Na2S) > `2n(Na2SO3)(2分);
(4)NH3? CO2?(共1分)? NH3 + CO2+NaCl + H2O → NaHCO3↓ + NH4Cl(1分);
(5)C(2分);
(6)NaOH? NaAlO2?(合理即可)(2分);
本题解析:(1)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固体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另外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因此出来的气体是氯气和氯化氢的混和气体,当遇到D中的石蕊溶液时,氯气与水反应有次氯酸生成有漂白性,故D中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
(2)浓硝酸和铜单质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 +2NaOH→NaNO3 +NaNO2+H2O。(3)浓H2SO4和NaCl固体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和D中是Na2S与Na2SO3的混合溶液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是硫,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硫化氢,要有硫化氢气体放出,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 +SO2 ="3S" +2H2O ,则D中n(Na2S)与n(Na2SO3)需满足的条件是n(Na2S) > `2n(Na2SO3)。(4)氨碱法制纯碱,选是把氨气通入到食盐水中,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有晶体碳酸氢钠析出。反应方程式为NH3 + CO2+NaCl + H2O → NaHCO3↓ + NH4Cl。(5)要用乙醇制备乙烯要用到浓硫酸做催化剂并控制温度170℃,该装置中没有温度计无法测定,选C。(6)稀硫酸和碳酸氢钠固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中先无现象,后慢慢产生沉淀且不溶解,据此可知D溶液的原溶质可能是NaOH或NaAlO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
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煤矿中含有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容易引起爆炸,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液化气极易燃烧,用点燃的火柴容易引起爆炸,选项C不正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选项D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