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硝酸》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1-02-18 05:58: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5.6 g铁粉加入含硝酸铁0.3 mol的溶液里,充分反应后
A.铁完全被氧化,Fe3+全部被还原
B.Fe3+完全被还原
C.铁部分被氧化
D.铁完全被氧化,Fe3+部分被还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A.?浓硝酸与氧化铜反应?
B.?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
C.?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
D.?碳与浓硝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取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粉末,平均分成五等份,分别向每一份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实验中收集到的NO气体(稀硝酸的唯一还原产物)的体积及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所有气体的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

实验序号12345
HNO3溶液的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500
剩余固体质量(g)
17.2
8
0
0
0
气体体积(L)
2.24
4.48
6.72
7.84
7.84
(1)该实验中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
(2)第一次实验后剩余固体为______,第二次实验剩余固体为______(均填写化学式)
(3)求实验中每次所取混合物中铜的质量______.


参考答案:(1)由第一组数据可知固体有剩余.无论硝酸和什么金属反应,根据N原子守恒得,n(HNO3)=4?n(NO).
加入100?mL硝酸溶液时,n(NO)=0.1mol,则n(HNO3)=0.4mol,所以c(HNO3)=4mol/L.
故答案为:c(HNO3)=4mol/L?
(2)由1、2两组数据分析,两次剩余物的质量相差9.2g,此时生成2.24?LNO气体(转移0.15?mol电子).若只溶解铁,质量为8.4?g,若只溶解铜,质量为9.6?g.由此可知这9.2?g中应有Fe和Cu两种金属.
所以第一次实验后剩余金属为Fe和Cu.第二次实验后剩余金属只有Cu.
故答案为:Fe、Cu;?Cu?
(3)由以上分析可知,第二次实验后剩余铜8g,而与第一次相比少掉的9.2g中Fe和Cu都有.
设:这9.2g固体中Fe的物质的量为xmol和Cu的物质的量为ymol.
56?x+64?y=9.2?①
2(x+y)=3×0.1?②
解得y=0.1?mol,质量是6.4?g.?
每次所取混合物中铜的质量6.4?g+8?g=14.4?g.
故答案为?14.4?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将铜片投入到稀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B.将铁片投入到冷的稀硝酸中,铁片不溶解
C.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的颜色变浅直至无色
D.打开盛浓硝酸的瓶盖,有白雾出现


参考答案:A.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为无色气体,故A错误;
B.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水和一氧化氮,可溶解,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气体颜色变浅,如全部生成一氧化氮,则颜色为无色,故C错误;
D.浓硝酸易挥发,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可形成酸雾,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