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18 04:41:29
1、填空题 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a、b、c、d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b>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A、B、D、E、G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E和G可形成离子化合物GE.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点燃的条件下,G的单质与化合物BE2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GE的形成过程______.
(3)写出在加热条件下B的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由上述元素中的四种元素形成的能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的化学式______(任写一种).
(5)将由A分别与B、D、E组成的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出它们的分子式______.
(6)如图,烧瓶中装有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到气球均明显胀大(假定反应完全),则甲烧瓶中盛装的固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任写一种)______,乙烧瓶中盛装的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任写一种)______.
参考答案:A、B、D、E、G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氢元素;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E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E为氧元素;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处于第ⅣA族,B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故B为碳元素;D的原子序数介于碳元素与氧元素之间,故D为氮元素;E和G可形成离子化合物GE,G元素原子形成为+2价离子,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G为镁元素.
(1)在点燃的条件下,Mg与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与碳,反应方程式为2Mg+CO2?点燃?.?2MgO+C.
故答案为:2Mg+CO2?点燃?.?2MgO+C.
(2)氧化镁是离子化合物,由镁离子与氧离子构成,用电子式表示MgO的形成过程为
.
(3)在加热条件下碳与浓硝酸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
故答案为:C+4HNO3(浓)=CO2↑+4NO2↑+2H2O.
(4)由上述元素中的四种元素形成的能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有(NH4)2CO3等.
故答案为:(NH4)2CO3.
(5)将由A分别与B、D、E组成的化合物分别为CH4、NH3、H2O,常温下水是液态,甲烷、氨气为气态;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比甲烷高,所以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H2O、NH3、CH4.
故答案为:H2O、NH3、CH4.
(6)烧瓶中装有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到气球均明显胀大(假定反应完全),则硫酸与甲烧瓶中盛装的固体化合物反应生成气体,该固体化合物可以为MgCO3等;乙烧瓶中盛装的气体,易溶于水,可以为NH3等.
故答案为:MgCO3;NH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下表中列出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信息,请推断后作答:
元素 | 有关信息 A 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n?m B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C 原子半径为0.102n?m,其单质在A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按1:1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E 原子半径为0.075n?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组成一种盐X |
参考答案:A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nm,则A处于第ⅥA族;
C原子半径为0.102nm,其单质在X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则C为S元素,A为O元素;
B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满足该条件元素为O或Cl,由于A为O元素,则B为Cl元素.
E原子半径为0.075n?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组成一种盐X,则E为N元素,X为NH4NO3.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酸或碱,能按1:1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则D为Na元素.
即A为O元素,B为Cl元素,C为S元素,D为Na元素,E为N元素.X为NH4NO3.
(1)B为Cl元素,氯离子质子数为17,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氯离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为N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NaOH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
故答案为:
;
.
(2)X为NH4NO3,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NH4++H2O
NH3?H2O+H+,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酸;NH4++H2O
NH3?H2O+H+.
(3)Cl2具有强氧化性,Na2SO3有较强的还原性,氯气能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反应离子方程式:SO32-+Cl2+H2O=SO42-+2H++2Cl-.
故答案为:SO32-+Cl2+H2O=SO42-+2H++2Cl-.
(4)A2的为O2,摩尔质量为32g/mol,所以N元素的氢化物Y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氢化物Y为N2H4,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氧气在正极放电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故答案为:O2+2H2O+4e-=4OH-.
(5)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片质量变化128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8g64g/mol×2=4mol,由O2+2H2O+4e-=4OH-可知,电池需消耗氧气1mol,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1mol×22.4L/mol=22.4L,所以需空气体积为22.4L20%=112L.
故答案为:112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H+)>c(OH-),该溶液不一定显酸性
B.向沸腾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C.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D.若相同温度和浓度的两种酸的酸性HA>HB,则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
参考答案:A.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大小关系,溶液中c(H+)>c(OH-),溶液一定显酸性,故A错误;
B.制备Fe(OH)3胶体,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呈红棕色时停止加热,如用NaOH溶液,易生成沉淀,故B错误;
C.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Z(R)+2=Z(M)-1,原子序数M>R,故C错误;
D.酸越弱,对应的盐溶液水解程度越大,则若相同温度和浓度的两种酸的酸性HA>HB,则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E与D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27,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5.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1)推断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写出F元素的电子排布式:______.
(3)C、D元素可形成淡黄色的粉末,其电子式为______,所含化学键为______.
(4)写出A与C元素形成10电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
(5)D、E元素形成的正盐的水溶液,阴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从大到小排列)______.
(6)常温下,1molA元素的单质与C元素的单质化合,放出286kJ的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氧元素.D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D为钠元素.E与D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27,则E元素的质子数为27-11=16,则E为硫元素.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原子序数比硫大,则F为氯元素.
即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E为硫元素、F为氯元素.
(1)B为碳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ⅣA族.
故答案为:二;ⅣA.
(2)F为氯元素,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5.
(3)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二者形成的淡黄色物质为Na2O2,Na2O2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
电子式为
.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是非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4)A为氢元素、C为氧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10电子的微粒有H2O、H3+O、OH-.
故答案为:H2O、H3+O、OH-.
(5)D为钠元素、E为硫元素,二者形成的正盐为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所以Na2S的水溶液中,S2-水解S2-+H2O?HS-+OH-,由于水解程度不大,所以离子浓度c(S2-)>c(HS-),由于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所以c(OH-)>c(HS-),水的电离程度不大,所以c(S2-)>c(HS-),所以阴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S2-)>c(OH-)>c(HS-).
故答案为:c(S2-)>c(OH-)>c(HS-).
(6)A为氢元素,C为氧元素,常温下,1mol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H=-286kJ/mol.
故答案为:H2(g)+12O2(g)=H2O(l);△H=-286kJ/mo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