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热》高频考点巩固(2020年模拟版)(十)

时间:2020-08-23 07:57: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已知2H2(g)+O2(g)=2H2O(l) △H= -483.6kJ·mol-1,则氨气的燃烧热为483.6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2C(s) +2O2(g)=2CO2 (g) △H1 2C(s) +O2(g)=2CO(g) △H2,则△H1>△H2
D.已知Ni(CO)4(s)=Ni(s)+4CO(g) △H= Q kJ·mol-1,则Ni(s) +4CO(g)=Ni(CO)4(s) △H= - QkJ·mol-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100 mL某一元弱酸的溶液中,以0.50 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后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弱酸在滴定前的浓度是0.15 mol/L
B.该弱酸稀释10倍后pH为4
C.滴定过程为求滴定终点,最合适的指示剂是酚酞
D.滴定过程为求滴定终点,最合适的指示剂是甲基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25 ml 0.1 mol · 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 · 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点),溶液中可能有c (Na+) > c (CH3COO-) >c (OH-) > c (H+)
B.在B点,a>12.5,且有c (Na+) ="c" (CH3COO-) =" c" (OH-)=" c" (H+)
C.在C点,c (CH3COO-) > c (Na+) > c (OH-) > c (H+)
D.在D点,c (CH3COO-) +c (CH3COOH) =" c" (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B点PH=7,加入的酸过量,c (Na+) +c (H+)="c" (CH3COO-) + c (OH-),在C点,c (CH3COO-) > c (Na+)? > c (H+)> c (OH-),在D点,c (CH3COO-) +c (CH3COOH) =" 2c" (N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达到着火点,如果没达到着火点,即使与氧气充分接触也不能燃烧,正确;B.缓慢氧化只有使热量的积累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所以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正确;C.自燃一定由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使得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导致的,错误;D.剧烈燃烧比爆炸缓慢,而爆炸则在瞬间完成,正确。因此选项是C
考点:考查关于燃烧、缓慢氧化、剧烈燃烧、爆炸、自燃等与燃烧有关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数值能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 ]
A.H2(g) + Cl2(g) = 2HCl(g) ΔH =-184.6kJ/mol
B.CH4(g) + 2O2(g) = CO2(g) + 2H2O(g) ΔH =-802.3kJ/mol
C.2H2(g) + O2(g) = 2H2O(l) ΔH =-571.6kJ/mol
D.CO(g) + 1/2O2(g) = CO2(g) ΔH =-283kJ/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