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3 07:43:21
1、实验题 (16分)某同学为了研究乙酸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装置,来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酸性强弱。
(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C →?→?→?→?→J
(2)写出实验中能说明碳酸比苯酚的酸性强的化学方程式 ?。
(二)为了研究乙酸的酯化反应,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在园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
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浓硫酸做__________剂和吸水剂(或脱水剂)。
(2)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若需要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分离方法。?
下列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试剂b是稀硫酸;分离方法①是蒸馏,分离方法②是分液,分离方法③是蒸馏
B.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剂b是稀硫酸;分离方法①是分液,分离方法②是蒸馏,分离方法③是蒸馏
C.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剂b是稀硝酸;分离方法①是过滤,分离方法②是分液,分离方法③是蒸馏
D.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试剂b是盐酸;分离方法①是分液,分离方法②是蒸馏,分离方法③是分液
(4)该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分两步反应进行的,其反应的过程如下:
a.你认为其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在①②③④中选取)
b.在有机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中,脱水时,羧酸脱?基。为了探究酯化反应中的脱水方式,一般采取同位素示踪法,你认为用18O同位素进行标记时,下列标记正确的是?。
A.18O只能标记在醇羟基上
B. 18O只能标记在羧酸的羟基上
C.18O可以标记在醇羟基上,也可以标记在羧酸的羟基上
D.18O可以标记在醇羟基上,也可以标记在羧酸的羟基上,还可以标记在羧酸的羰基
上
参考答案:(一)(1)A→ D?→? E?→? B?→ C →? F → G?→? H →? I →J
(2分,错一个就记0分)
(2)CO2+H2O+C6H5ONa → C6H5OH+NaHCO3?(2分)
(二)(1)催化剂(2分)?(2)及时地蒸出生成物,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酯的方
向进行(2分)?(3)B (2分)(4)a.①④?(2分)? b.羟(2分)
A?(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2分)
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在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制得,其另一产物氯气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工业上制取漂白粉就是其用途之一。
(1)请写出工业上用电解方法制取钠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3)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其中肯定存在CaCl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固体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物质。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只含?;
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只含?;
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Ca(ClO)2又含有CaCO3。
②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1mol/LHCl、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提示:不必检验Ca2+和Cl-,表格可以不填满。)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① | 取少量上述漂白粉于试管中,? ? | ? ? |
② | ? | ? |
③ | ? | ? |
参考答案:
(1)2NaCl(熔融)?2Na+Cl2↑ (2分,方程式不完整扣1分,化学式错误或未配平给0分)
(2)CaCl2、Ca(ClO)2(2分,各1分)
(3)①只含有Ca(ClO)2(1分),
只含有CaCO3(1分)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加入适量1mol/L盐酸溶解后,再将产生的气体导入到澄清石灰水中(2分)
(1)若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固体中不含CaCO3;
(2)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固体中含有 CaCO3(1分)
②
向步骤①反应后的试管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2分)(或另外取样操作)
(1)若品红褪色,固体中存在 Ca(ClO)2;
(2)若品红不褪色,则固体中不存在 Ca(ClO)2(1分)
③
?
?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产生剌激性气味气体 |
②滴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③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 ? |
参考答案:(16分)
Ⅰ.2Na2O2 + 2H2O = 4Na+ + 4OH- +O2↑(3分)
D: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2分)
Ⅱ.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瓶塞和下口旋塞,(2分)
Ⅲ.有Na2SO3和Na2SO4(2分)?(1)Na2O2 + SO2 = Na2SO4 (3分)
(2)否(2分)?(3)③①②(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n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试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种沉淀;
假设二:这两者祁互促进水解,生成Cu(OH)2—种沉淀,则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生成的是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
(二)【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CuCO3, Cu(OH)2均不带结晶水;
;若由此数据判断,假设_______是不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
步滋一:将CuC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①过滤,②_______,③干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①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有:W1——样品的质量;W2——反应后装置B中残渣的质量;W3——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W4——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测定其组成,至少需要其中? 个数据,请将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中(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参考答案:(一)假设二:Na2CO3 +CuSO4 +H2O=Cu(OH)2↓+Na2SO4+CO2↑(3分)
(二)一 (2分)
(三) 步骤二:洗涤(1分)
步骤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分)
②保证装置中的水蒸气和CO2被C、D装置完全吸收(2分。只要涵义表达清楚即给2分)
③2(2分)
W1W2
W1W3
W1W4
W2W3
W2W4
W3W4
?
?
(每答对2组给1分,不存在0.5分,共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