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能量的相互转化》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8-23 07:40: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91考试网
A.图①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Q(Q>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Mn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n(Mn2+) 随时间的变化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H2(g)→CH3CH3(g)+Q(Q>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参考答案:A、0.1mol?L-1NaOH溶液的pH为13,用0.1mol?L-1盐酸滴定恰好中和时pH为7,因浓度相同,则体积相同,但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很大,故A错误;
B、因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后升温K逆减小,而K正增大,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正确;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故C错误;
D、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但图象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搅拌
C.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D.金属铝片溶于盐酸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都对物质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C.已知:2SO2 (g) + O2 (g) 2SO3 (g) ;△H =-98.3 kJ/mol。将1 mol SO2和0.5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49.15 kJ 的热量
D.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 C(石墨,s) ;△H<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15分)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尤其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驱动系统几乎无噪音,且氢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近年来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推进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燃料电池的燃料有氢气、甲醇、汽油等。
(1)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目前人们处理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是使其与氢气反应合成甲醇,甲醇是汽车燃料电池的重要燃料。已知氢气、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H2(g)+O2(g)=2H2O(l)?△H= -571.6kJ·mol-1?①
CH3OH(l)+ O2(g)→CO2(g)+2H2O(l) △H= -726.0kJ·mol-1?②
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液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科技工作者利用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固体电解质制造出了甲醇一空气燃料电池。这种稀土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能传导O2-。
①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在稀土金属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 。
③甲醇可以在内燃机中燃烧直接产生动力推动机动车运行,而科技工作者却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甲醇燃料汽车。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氢气是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分离出氢气
B.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