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气体的净化、干燥、吸收与收集》高频考点特训(2020年练习版)(二)

时间:2020-08-23 07:33: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6分)硫化钠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下述装置制备硫代硫酸钠,制备反应可表示为:
2Na2 S +Na2CO3 + 4SO2 3Na2S2O3 +CO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最后洗气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锥形瓶内溶液pH小于7时会导致产品分解,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锥形瓶内溶液的pH。
①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②测量锥形瓶中溶液pH时,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样品比直接打开锥形瓶中瓶塞取样,除操作简便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③若实验过程中测得溶液pH已接近于7。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已知:2Na2 S2O3 +I2="2NaI+" Na2 S4O6。实验结束后进行相关处理,可即获得Na2 S2O3 ·5H2O晶体。为测量其纯度,取晶体样品mg,加水溶解后,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010mol/L碘水滴定到终点时,消耗碘水溶液vmL,则该样品纯度是?
(4)制取硫代硫酸钠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硫粉和亚硫酸钠、水混合共热制取。为探究制取硫代硫酸钠最佳条件(溶液pH、亚硫酸钠浓度、反应温度、硫粉质量),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每次实验时亚硫酸钠质量均为63g,反应时间为30min):

实验序号
溶液pH
亚硫酸钠与水的质量比
反应温度
硫粉质量
亚硫酸钠转化率
1
10
1.5:1
100
18
80.7%
2
a
1.1:1
100
18
94.6%
①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亚硫酸钠浓度对亚硫酸钠转化率的影响,则a=
②若还要探究溶液pH、反应温度、硫粉质量对亚硫酸钠转化率的影响,除实验1、2外,至少还需进行?次对比实验
③实验表明:亚硫酸钠转化率不受硫粉质量多少的影响。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O2+2OH-=CO32-+H2O? SO2+2OH-=SO32-+H2O?(每个1分)
(2)①减小?②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③关闭K1,打开K2 (各2分,共6分)
(3) 0.496v /m(3分)
(4)①10 (1分)?②3 (2分)?③硫为固体,不影响平衡的移动(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根据硫化氢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完成下列填空。


小题1: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气体的原料可选用________。
? a.稀硫酸与硫化亚铁? b.稀硝酸与硫化亚铁
? c.稀硫酸与硫化钠? d.稀盐酸与硫化亚铁
小题2:现要组装一套可以控制硫化氢气体产生速率的装置,请在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
? ______________(填编号)。





小题3:如右图,在一个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品红稀硫溶液,
点燃硫化氢气体。在火焰自动熄灭后,停止通入气体,瓶内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在上述集气瓶中继续通入硫化氢气体,振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题5:点燃不纯的硫化氢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为了防止意外,可连接一个安全装置。下图的装置能起到此作用的是___________。

小题6:已知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4.3%~45.5%时会发生爆炸。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30%时,其爆炸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a? d
小题2:②? ③? ④
小题3:品红溶液褪色;瓶壁有淡黄色粉末和无色的小液滴
小题4:?变大
小题5:b
小题6:S? H2O


本题解析:
小题1: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所选试剂应为块状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a、d正确,c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硫化亚铁反应得不到H2S,b项错。
小题2:要控制硫化氢气体产生速率必须选用分液漏斗。
小题3:开始氧气充足,H2S燃烧生成SO2和H2O,后来氧气不足,燃烧产物为S和H2O,描述反应现象要从SO2、S和H2O三个方面考虑。
小题5:a中增加的装置起不到任何作用。b装置可将启普发生器内的H2S与点燃的H2S分隔开,能防止爆炸。c、d装置中生成的H2S无法排出,故错误。
小题6:当硫化氢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30%时,O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70%×=14%,O2不足,发生反应2H2S+O22S+2H2O。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铜粉(含铁粉5%以上)制取胆矾(CuSO4·5H2O)并检验其纯度,限选试剂:3 mol·L-1H2SO4溶液、浓硝酸、3%H2O2溶液、0.2 mol·L-1NaOH溶液、20% KSCN溶液、BaCl2溶液。有关物质溶解度如下表(单位g/100 g H2O):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CuSO4
14.3
20.7
28.5
40.0
55.0
75.4
Cu(NO3)2
81.8
124.8
163.1
181.8
207.8
247.3
?
(1)完成制取胆矾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步骤1:除铁。将铜粉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溶解。将步骤1得到的铜粉置于烧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结晶。将步骤2所得溶液蒸发浓缩至液面有晶膜出现,冷却至室温,过滤得粗产品
?
?
(2)完成步骤1后,检验铜粉中的铁是否除尽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3)若胆矾中含有少量Cu(NO3)2·3H2O,测定其中CuSO4·5H2O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称量胆矾样品的质量为m1,加水溶解,滴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烘干、冷却,称得其质量为m2。样品中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算式)。


参考答案:(1)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步骤1:加入足量3 mol·L-1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充分洗涤滤渣
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步骤2:加入适量3 mol·L-1H2SO4溶液,再缓慢、分批加入浓硝酸,边加边搅拌直至铜粉完全溶解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
(2)取少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少量3 mol·L-1H2SO4溶液,充分振荡后取上层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少量3%H2O2溶液,再滴加几滴20%KSCN溶液
(3) ×100%


本题解析:(1)制备胆矾的实验设计:根据所给试剂,由于铜不能直接与稀硫酸反应,因此需要氧化剂(H2O2或HNO3)将铜氧化为Cu2+,Cu2+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因此只能用浓硝酸氧化,但如果直接用浓硝酸氧化生成Cu(NO3)2,再和硫酸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CuSO4,会增大HNO3的用量且会引入Cu(NO3)2杂质。因此实验中借助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即先加硫酸,再加浓硝酸。(2)检验铜中的铁粉是否除尽,还可以通过检验最后一次硫酸洗涤液中是否含有Fe2+来确定。
(3)CuSO4·5H2O ~   BaSO4
250     ? ?  233
     ? m2
则样品中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100%。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用5.0 mol·L-1的NaOH溶液配制0.1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图所示的仪器中,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将导致实际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编号)________.
①准确取出的浓NaOH溶液在空气中露置时间过长;②用量器将浓NaOH溶液直接加入容量瓶,缓慢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③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④稀释NaOH溶液的仪器未洗涤.


参考答案:(1)ABDF 胶头滴管、琉璃棒 (2)①③④


本题解析:(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恢复到室温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量筒(可用可不用),
肯定不需要的是:ABDF。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胶头滴管、琉璃棒。
(2)②浓NaOH溶液与水混溶,放出热量,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减小,结构偏高,故不选。故选①③④。
点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比较基础,关键清楚溶液配制的原理,根据c=n/V理解溶液配制,把握整个配制过程,注意氢氧化钠应放在烧杯内称量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碳铵是一种较常使用的化肥,它在常温下易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铵的成分存在疑问,进行了如下探究。
【定性实验】检验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另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色。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碳铵中所含有阴离子可能是        
(2)据实验现象,碳铵与足量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  ? 
【定量实验】测定碳铵中C元素和N元素质量比。
该兴趣小组准确称取ag碳铵,加热使之分解,并把产物通入碱石灰中,如下图所示。

(1)碳铵固体应放在     中进行加热。
A.试管
B.蒸发皿
C.烧瓶
D.坩埚
(2)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尾气处理的装置可以选用      

       ? A? B? C?  D
(3)若灼烧后没有固体残余,称量U形管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bg。由此测得N元素的质量是 g。
(4)为了测定碳铵中碳元素的质量,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ag碳铵完全溶解于水,加入过量BaCl2,然后测定生成沉淀质量。请你评价该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不合理”),理由是   ?       ?


参考答案:
【定性实验】(1)HCO3-、CO32-    (各1分,共2分)
(2)NH4++OH-=NH3↑+H2O; HCO3-+OH-=CO32-+H2O
(或NH4++HCO3-+2OH-=NH3+CO32-+2H2O)?(2分)
【定量实验】(1)A  (2分)(2)A   (2分)?(3)?(a-b)    (2分)
(4)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若考生回答“合理”或“不合理”且理由能做出相应解释,可酌情给分(3分)。例如:考生回答
①不合理,因为碳铵中可能含有HCO3-,不能与BaCl2产生沉淀,所测得碳元素质量分数不准确。
②合理,因为碳铵中只含有CO32-,加入BaCl2能完全生成沉淀,可准确测得碳元素的质量”。
③不合理;测得的结果不准确。


本题解析:【定性实验】(1)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这说明该气体应该是二氧化碳,所以碳铵中所含有阴离子可能是HCO3-、CO32-。
(2)另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色,这说明该气体是氨气,所以碳铵与足量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NH4++OH-=NH3↑+H2O;HCO3-+OH-=CO32-+H2O或NH4++HCO3-+2OH-=NH3+CO32-+2H2O。
【定量实验】(1)固体灼烧应该放在坩埚或试管中进行,由于需要测量生成的气体,因此应该放在试管中,答案选A。
(2)尾气主要是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通入中水中吸收容易引起液体倒吸,选项BC容易倒吸,D不符合吸收要求,所以答案选A。
(3)碱石灰吸收的是水和二氧化碳,U形管增加的质量就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固体灼烧放出氨气的质量是(a-b)g,所以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N元素的质量是?(a-b)。
(4)能和氯化钡反应的是碳酸盐,因此如果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氢铵,则是不合理的。因为HCO3-不能与BaCl2产生沉淀,所测得碳元素质量分数不准确;但如果该物质中只有碳酸铵则是合理的,因为加入BaCl2能完全生成沉淀,可准确测得碳元素的质量”。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