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3 07:23:38
1、选择题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C.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可知,如果氢氧化钠已经潮解,则溶质的质量减少,实验浓度偏低;B中氢氧化钠并没有全部进入到容量瓶中,溶质减少,浓度偏低;C中溶液的体积偏少,浓度偏高;D中不能确定,因为氢氧化钠在称量时不一定使用游码,如果使用游码,则浓度偏低,答案选C。
点评:根据cB=n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杂质为CaO和CaS)是工业制乙炔的常见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以下两种方案测定CaC2的质量分数,试完成下列各题。
方法一:称取1.40 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用分液漏斗加入适量的水,使样品反应完全,将产生的无色
气体经B洗气后,通过量气装置测得乙炔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下448 mL(不考虑乙炔在水中的溶解,
下同)。
(1)电石水解生成乙炔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两个装入适当试剂的广口瓶、两个双孔橡胶塞及导管若干,完成上述实验的装置,请在图中将其补充完整,并注明广口瓶中装入试剂的名称。
(3)对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无益的操作有?(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恢复到室温后再上下调整量筒位置,使C、D两液面相平;
③在A装置胶塞上再连接一个导管,通入N2将A中C2H2全部进入到B、C中;
④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4)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样品中CaC2的质量分数为____?。
方法二:称取l.40g样品于下图所示石英管中(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从a处不断缓缓通入空气,高
温灼烧石英管中的样品至反应完全,测得丙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1.80g,反应方程式为:2CaC2+
5O2=2CaO+ 4CO2。
(5)反应完成后,石英管内样品易与管壁产生腐蚀,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6)甲锥形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为?
(7)由此方法测得的样品中CaC2的质量分数比方法一中的____?(填“大”、“小”或“相
等”),从实验装置的角度看,原因为?。
参考答案:(1)CaC2+2H2O→Ca(OH)2+C2H2↑(2分,用等号连接不扣分)
(2)(图及试剂均正确得2分,B中也可装入NaOH溶液)
(3)③(1分)?(4)91.43%(2分)?(5)CaO + SiO2CaSiO3(2分)
(6)除去CO2中混有的SO2等(2分)
(7)大(2分)a处通入空气时,缺一个洗气装置,导致空气中的CO2也被丙吸收,使测量结果偏大(2分)
本题解析:(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碳化钙和乙炔,因此电石水解生成乙炔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2)由于生成的乙炔气体中含有杂质,因此需要利用硫酸铜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炔的密度和空气很接近,一般用排水法收集,所以正确的连接是。
(3)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以防止生成的乙炔损失,因此对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有益;②恢复到室温后再上下调整量筒位置,使C、D两液面相平可以使内外压强相等,对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有益;③由于反应前装置中就存在空气,所以在A装置胶塞上再连接一个导管,通入N2将A中C2H2全部进入到B、C中对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无益;④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相平对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有益,因此答案选③。
(4)乙炔的物质的量是0.448L÷22.4L/mol=0.02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碳化钙的物质的量也是0.02mol,其质量=0.02mol×64g/mol=1.28g,所以碳化钙的质量分数=×100%=91.43%。
(5)由于碳化钙生成的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能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从而腐蚀管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 + SiO2CaSiO3。
(6)由于电石中含有杂质元素S等,在反应中生成SO2,也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干扰CO2的测量,所以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等杂质气体。
(7)由于空气中也含有CO2,因此a处通入空气时,缺一个洗气装置,导致空气中的CO2也被丙吸收,使测量结果偏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物质
B.给试管里的液体,试管口不能对人
C.量取50毫升的液体用10毫升的量筒量5次
D.称量有腐蚀的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
参考答案:A.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故A错误;
B.给试管里的液体,试管口不能对任何人,以防液体溅出伤人,故B正确;
C.选择量筒时要注意选择与数值接近的量筒,多次量取误差变大,故C错误;
D.称量有腐蚀的药品,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钠与水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
C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烧杯的最大盛液量不超过其容积的1/2,错误;B、排除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操作,正确;C、容量瓶为精确计量仪器,不能用作溶解,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错误;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配制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高的是?(?)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