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物质的组成》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8-23 07:06: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区别乙醛、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酸性KMnO4溶液后振荡
B.加蒸馏水后振荡
C.与新制Cu(OH)2共热
D.加AgNO3溶液后振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区别乙醛、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是加蒸馏水后振荡,不分层的是乙醛,分层,下层是油状液体的是溴苯,上层是油状液体的是苯。方法简单,便捷,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非金属性Cl>S的实验依据是酸性HCl>H2S
B.碳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氧元素,每个CO2分子中有4个σ键
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相同
D.Na、Mg、Al三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Al>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A的实验依据应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选项B,每个CO2分子中有2个σ键。选项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一定相同,如Na+和Cl-。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A.战国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距今约2400年)
B.马家窑文化遗址的粟(距今约5300年)
C.秦始皇兵马俑(距今约2200年)
D.元谋人的门齿(距今约170万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文物考古工作者应用14C断代法,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该法建立在活的有机体中14C与12C之比保持恒定,而死去有机体中14C的含量由于衰变而逐渐减少这一基础上。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由短周期非金属元素X和元素Y组成的化合物Y2X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n-3
B.n-1
C.n+5
D.n+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项表述中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B.图②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H>0,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③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
B、催化剂的使用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影响反应热;
C、强酸制弱酸;非金属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D、负极材料分别为铝和锌,是+3和+2价,故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