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3 06:38:51
1、选择题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把浓硝酸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把白磷保存在煤油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18)用6mol·L-1的硫酸配制100mL1.0mol·L-1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2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1)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编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3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容量瓶刻度标线1cm~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3)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参考答案:(1)G、E、C、H、F或E、G、C、H、F;(2)B、C、D;(3)将瓶塞打开,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倒转,不漏水,然后正放,把瓶塞旋转180°再倒转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瓶塞严密。
本题解析:(1)依据用6mol·L-1的硫酸配制100mL1.0mol·L-1硫酸溶液步骤为:计算(16.7mL6mol·L-1的硫酸溶液)→量取(20mL量筒)→溶解(烧杯、玻璃棒)→冷却到室温→转移(100mL容量瓶)→洗涤→振荡摇匀→定容(胶头滴管)→振荡摇匀,故所选仪器先后顺序为G、E、C、H、F或E、G、C、H、F;(2)B中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用待配溶液润洗,C、D中不能在容量瓶溶解固体物质或稀释浓溶液;(3)容量瓶检漏方法为:将瓶塞打开,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倒转,不漏水,然后正放,把瓶塞旋转180°再倒转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瓶塞严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些药品因长期存放时密封不严,瓶内逐渐聚集少量液体,以下药品中有可能出现此现象的是……(?)
A.无水硫酸铜
B.红磷
C.Na2CO3·10H2O
D.生石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红磷具有极强的吸湿性,吸湿后形成悬浊液(并非溶解)。无水硫酸铜在空气中可以吸水,但仅仅到生成五水硫酸铜为止,不能形成溶液。十水碳酸钠在空气中非但不能吸水,而且很容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以碳酸钠的形式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生石灰可以吸水,但也不能在空气中形成溶液。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现有下列物质,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是:①氯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硝酸银;⑤烧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凡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都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氯水、浓硝酸、硝酸银都是见光易分解,氨水易挥发,烧碱易潮解,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试剂保存的了解掌握程度,难度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