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3 05:53:18
1、填空题 校办厂漂白车间需22.4L(标准状况)SO2.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
? |
参考答案:(1)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H2,反应为:Zn+H2SO4═ZnSO4+H2↑,
因此化学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氢气,故答案为:H2;
(2)①探究退回气体(X)的成分,一旦漏气.无法探究,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因二氧化硫漂白原理在于能与有机色素结合成无色的不稳定化合物,所以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品红试液,作用是确认SO2存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具有干燥作用,防止混杂的水对装置D中的现象产生干扰;
故答案为:品红试液;确认SO2存在;?浓H2SO4;干燥氢气;
③根据题目给出的装置图和反应原理知:装高锰酸钾的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的装置,B是浓硫酸,吸水干燥作用;C是用还原性气体还原氧化铜的装置,D中盛放的是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只要黑色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就证明是氢气,故答案为:黑色CuO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3)根据题目给出的装置图和反应原理知:经过C后,只有氢气,氢气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所以应该是从短管进长管出,排出水的体积就是氢气体积,故答案为:CE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以CnHmCOOH所表示的羧酸0.1mol与碘加成时,消耗碘单质50.8g,取同量该酸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共3.4mol,则该羧酸是
A.C15H31COOH
B.C17H35COOH
C.C15H27COOH
D.C17H31COOH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1mol酸可与4mol碘加成,则说明其烃基的不饱和度为4,排除AB;再者1mol酸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共34mol,根据燃烧通式知羧酸为D(C17H31COOH)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浸有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3)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因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4)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
(5)当D中产生______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6)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
参考答案:(1)装置A中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将C氧化为二氧化碳;D中碘单质能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I2+SO2+2H2O=H2SO4+2HI;
(2)设法使装置内外形成气压差,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先使气体充满B,用B中气体进行试验,故答案为:③①②;
(4)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
(5)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时出气口出的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6)装置D的作用为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故答案为: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B.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C.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参考答案:A.SO2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故A正确;
B.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可通过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故B正确;
C.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故C正确;
D.CuSO4溶液呈蓝色,可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有CuSO4生成,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同学们课外探究酸的性质活动中将以下8个实验分为三组进行(如下图所示).
(1)这8个实验是如何分组的?请写出各组的试管编号:第一组______第二组______第三组______,你认为如此分组的依据是:______.
(2)写出试管②⑤的实验现象及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3)请作为课外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实验及现象的分析、比较,归纳出的结论(至少答3条):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参考答案:(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的性质,①中生锈的铁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氧化物,②中氧化铜是氧化物,③中铁片是金属,④中铜片是金属,⑤中镁条是金属,⑥中锌粒是金属,⑦中石灰石是盐,⑧中氯化钡是盐,根据与酸反应的类别,分为氧化物、金属、盐,
故答案为:第一组①②;第二组③④⑤⑥;第三组⑦⑧;?因为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强酸(盐酸和硫酸)分别与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的反应,所以如此分类;
(2)②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氧化铜固体溶解,生成的硫酸铜中铜离子的颜色为蓝色,故答案为:固体溶解,得到蓝色的溶液;CuO+2H+=Cu2++H2O;
⑤镁条为金属单质,它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所以镁条溶解,有气体生成,故答案为:镁条溶解,产生大量气体;?Mg+2H+=Mg2++H2↑;
(3)在复分解反应中,若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时,将会使生成物中的离子浓度减小,反应持续进行,探究酸的性质,须考虑酸能否与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考虑酸与金属、氧化物、与某些盐反应,
故答案为:①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②酸能跟某些盐反应;③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④酸并不能跟所有金属反应;⑤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速度不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