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3 07:09:05
1、选择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I装置中通入N2和O2的作用是相同的
B.图Ⅱ中甲、乙两装置产生喷泉的原理一样
C.图Ⅲ①装置中镁片是原电池的负极;②装置中镁片是原电池的正极
D.图Ⅳ分液漏斗盛硝酸能证明非金属性N>C>Si,盛硫酸能证明非金属性S>C>Si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O2发生还原反应,而N2不参加负极反应,错误;B、氨气溶于水,H2O2分解产生大量O2,错误;C、Mg比Al易与稀硫酸反应,则①中Mg是负极,Al才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②中Al是负极,正确;D、硝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不能证明非金属性N>C>Si,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步骤一:这种油在80℃~87℃区间内蒸馏时,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拉第当时测得这种化合物的熔点为5.5℃,沸点为82.2℃
步骤二:在阳光照射下,让氯气与这种物质作用,生成两种物质。
步骤三:这种碳氢化合物蒸汽通过热的氧化铜(催化剂),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再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氯化钙的吸收管完全吸收。
若0.782g蒸汽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相当于0.721g碳和0.061g氢。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一,蒸馏装置如上图,蒸馏的原理是:?,欲蒸馏出苯,加热方式最适宜用:?。
⑵写出步骤二中苯与氯气光照生成对二氯苯的化学方程式:?
⑶步骤三中,甲装置盛放的药品是?
⑷当时相对原子质量为C=6,H=1,法拉第当时测出的苯的最简式为?
参考答案:(每空2分)(1)一互溶的液休混合物,依据沸点不同,将其分开;水浴加热;(2);(3)无水氯化钙;(4)C2H
本题解析:本题结合化学史资料考查蒸馏实验的基本操作和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组成的方法。
(1)因苯的沸点为82.2℃,低于100℃,故可用水浴加热,可使受热均匀。(2)依据步骤二“生成两种物质”的提示,可知该反应是取代反应,从而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3)因为要测得反应生成的H2O和CO2的质量,所以应先用无水氯化钙吸收水,再用碱石灰吸收CO2,注意次序不能颠倒,因为碱石灰也能吸收水。(4)C:H=0.712/6:0.064/1=2:1,故当时测出的苯的最简式为C2H。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铂丝蘸取某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检验K+的存在
B.用玻璃棒蘸取Na2CO3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C.用热的碱溶液洗涤黏附在试管壁上的油脂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实验只能得到红褐色沉淀
B.②实验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③实验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④实验制备并收集少量O2气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装置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不能看到红褐色沉淀,A项错误;②装置是防倒吸装置,可以吸收氨气,B项正确;③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是NO2,NO2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项错误;④装置不能收集少量O2,D项错误。答案选B。
点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高考中一直以来是热点问题,类似这样的选择题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而这种类型题主要考察一些最基本的仪器使用,分离提纯方法和实验的操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