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律》练习题(三)

时间:2020-08-13 07:05: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熔点:Li>Na>K>Rb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


参考答案:A.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A正确;
B.碱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为金属单质,原子半径Li<Na<K<Rb,原子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金属晶体的熔点越低,故B正确;
C.NaF、NaCl、NaBr、NaI都为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故C正确;
D.H2O含有氢键,熔沸点较高,与键能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______>______>H2O>HF;
(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H2S______H2O;CCl4______CF4?(选填>或<).
(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它类似于CF2Cl2的物质还可能有______.(填一种);这类致冷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______?(选填: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
(4)根据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_____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填写字母,多选扣分)①毒性?②沸点?③易燃性?④水溶性?⑤颜色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


参考答案:解(1)根据HF的可燃性最小,可知:同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可燃性从左向右逐渐减弱.故答案为:CH4;NH3;
(2)由“毒性:PH3>NH3,”可知:同主族元素的化合物的毒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故答案为:>;>;
(3)由“新的制冷剂沸点”应介于CCl4和CF4之间,将CCl4分子中的Cl原子用F原子取代(或将CF4分子中的F原子用Cl原子取代),可得CCl3F、CCl2F2、CClF3.根据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可知沸点:CF4<CClF3<CCl2F2<CCl3F<CCl4,氯代烃能引起臭氧层空洞,故答案为:CCl3F(或CClF3);臭氧层空洞;
(4)由题意,制冷剂应该是易液化的气体,因此选择②;制冷剂应该无毒,且不易燃烧,因此选择①③,故答案为: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一小块铜片放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呈蓝色
B.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在水面上游动,同时看到烧杯内的溶液变为红色
C.如图,一段时间后给烧杯内的溶液中加入黄色的K3[Fe(CN)6]溶液,可看到电极附近有蓝色沉淀生成
D.向盛有少量Mg(OH)2沉淀悬浊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铵溶液,可看到沉淀溶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Cu与浓H2SO4加热反应后溶液不呈蓝色(以固体形式存在),错误;B项,Na和水反应生成NaOH加入酚酞,溶液变红,错误;C项,形成原电池,Zn作负极,所以在Fe电极附近加入K3[Fe(CN)6]不会有蓝色沉淀生成;D项,由于Mg(OH)2(s)=Mg2+(aq)+2OH-(aq),OH-+NH=NH3·H2O,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红墨水和溴水通入二氧化硫褪色
B.实验室可用NaOH 处理NO2和Cl2废气
C.亚硫酸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红墨水通入二氧化硫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溴水中通入二氧化硫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B、用NaOH 处理NO2和Cl2废气是利用NaOH的碱性。
C、亚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酸,水玻璃在空气中变质是吸收了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钠和硅酸。
D、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浓度降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得其浓度降低。
点评:本题涉及简单化学反应的实验,关键在于平时积累记忆一些常见物质的特殊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O>S>Cl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参考答案: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S、Cl同周期,所以半径S>Cl,O元素为上周期元素,所以半径S>Cl>O,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所以还原性:Na>Mg>Al,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所以稳定性:HF>HCl>HBr,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