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时间:2020-08-13 06:55: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根据下列事实: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
A.D2+>A2+>B2+>E2+
B.A2+>B2+>D2+>E2+
C.D2+>E2+>A2+>B2+
D.E2+>B2+>A2+>D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信息知氧化性B2+>A2+,D能和水反应而A、E、B不和水反应,所以有金属活泼性D大于A、B、E,B、E组成的原电池中B失电子,金属活泼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所以E2+>B2+>A2+>D2+,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A、元素表现氧化性主要是看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较弱的元素达到高价时,氧化性都不强或几乎没有氧化性,如CO2中C元素,NaOH中Na元素,另非金属性强的元素以最高价形成化合物也有特例,如HClO4氧化性很弱,故A错误;
B、亚铁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氯化氢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为氯气,体现了氯化氢的还原性,故B错误;
C、失电子能力强,还原性强,还原性的强弱和失电子多少没有关系,故C错误;
D、铝和氧气,因为生成氧化铝薄膜而几乎不反应,所以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已知2A3++2B-═2A2++B2,C2+2A2+═2A3++2C-,2C-+D2═C2+2D-.现向含有A2+、B-、C-、D-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2,则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数明显减少的是______,基本不变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2A3++2B-=2A2++B2中氧化性A3+大于B2,C2+2A2+═2A3++2C-中氧化性C2大于A3+,2C-+D2═C2+2D-中氧化性D2大于C2,所以氧化性大小顺序为:D2>C2>A3+>B2,
2A3++2B-=2A2++B2中还原性B-大于A2+,C2+2A2+═2A3++2C-中还原性A2+大于C-,2C-+D2═C2+2D-中还原性C-大于D-,所以还原性大小顺序为:B->A2+>C->D-,
在溶液中氧化性强的微粒与还原性强的微粒先发生反应,含有A2+、B-、C-、D-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2,由于氧化性C2>A3+>B2,所以C2能氧化A2+和B-,所以二者在溶液中明显减少,由于D-不反应则微粒数目基本不变,故答案为:A2+,B-; 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上述一系列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
B.Cl-
C.Fe3+
D.N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从生成硫酸钡沉淀。铁离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但在酸性溶液中NO具有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 所以最终被还原的是NO,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2Y2++X2+,则下列叙述
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还原性;④Y2+是氧化产物;
⑤Y2+具有还原性;⑥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
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①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化合价的升降进行判断(升失氧、降得还)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