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3 06:30:43
1、选择题 利用厨房用过的废食用油,加入强碱共煮后可制得下列物质中的?(?)
A.蜡烛
B.机油
C.肥皂
D.面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是皂化反应的实例,故选C。
点评:狭义的讲,皂化反应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钾盐和甘油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制造肥皂流程中的一步,因此而得名。皂化反应除常见的油脂与氢氧化钠反应外,还有油脂与浓氨水的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A.葡萄糖不能跟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D.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CuSO4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反应;B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D项加CuSO4会使蛋白质变性。
本题难度:一般
3、推断题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请根据它们的性质回答以下问题:
(1)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共同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具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已知A是人体能消化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和C分别是A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根据该信息完成(3)~(5)小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molC完全水解可生成2molB
B.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⑦给热水瓶胆镀银
C.用A进行酿酒的过程就是A的水解反应过程
D.A的水溶液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E. 反应③属于吸热反应
(4)1molB完全氧化时可以放出2804kJ的热量,请写出其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实验证明A通过反应①已经全部水解,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甘油(或丙三醇)(1分)(2)-NH2? -COOH(各1分)?(3)BC (各1分)
(4) C6H12O6(s) +6O2(g) =6CO2(g)+6H2O(l)△H="-2804kJ" (2分)(5)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证明淀粉已经全部水解(3分)
本题解析:(1)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共同产物是甘油(或丙三醇);
(2)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具有的官能团是-NH2和-COOH;
(3)根据图可以推断出A为淀粉,B为葡萄糖,而C为麦芽糖, 1molC完全水解可生成2molB,故A正确; 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⑦的原理给热水瓶胆镀银,故B错误;A的水解反应过程生成了葡萄糖,而不是乙醇,故C错误;A为淀粉,其为高分子化合物,其溶液为胶体,所以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反应③属于吸热反应,故E正确,所以说法不正确的为BC;
(4)葡萄糖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 +6O2(g) =6CO2(g)+6H2O(l)△H=-2804kJ;
(5)如果还有淀粉,则加入碘后会显示蓝色,故检验的方法为:)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证明淀粉已经全部水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油脂、蛋白质、糖类的基本性质及应用、在人体内的化学能的变化、淀粉水解实验,该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的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该题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在星际云中发现一种高度对称的有机分子(Z),在紫外辐射或加热下可转化为其他许多生命前物质,这些事实支持了生命来自星际的假说。有人认为,Z的形成过程如下:(1)星际分子CH2=NH聚合生成X;(2)X 与甲醛加成得到Y(分子式C6H15O3N3);(3)Y与氨(摩尔比1:1)脱水缩合得到Z 。试写出X、Y和Z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X的结构式? Y的结构式? Z的结构式
本题解析:从X是CH2=NH聚合反应产物,应试者当可写出其通式为-(-CH—NH-)n-。这里命题人已经预计到,许多学生会以为n值一定很大,以为凡聚合反应必得到高聚物,实在是设置的“陷阱”。其实,聚合反应不一定得到高聚物,中学课本里的乙炔聚合成苯就是典型例子。因此,编题人给出Y的分子式,意在帮助应试者“跳出陷阱”,联想到乙炔聚合为苯,反推出n=3,X是起始物的三聚体。该思路要求应试人首先要有“加成反应”的明确概念,懂得所谓“加成反应”是A+B=C,然后对比X(通式)和Y 以及甲醛的分子式,对Y 分子式这个信息进行加工——Y 分子中的所有氮原子必来源于亚甲胺(注:编题人为减少枝节未给出它的化学名称),既然Y 中有3个氮原子,说明Y 是由亚甲胺的三聚体与甲醛发生加成而得,由此得到X是C3H9N3,Y 的分子式与X 的分子式相减,得知与1分子亚甲胺三聚体反应的是3分子甲醛。这一信息加工过程也就同时得出了X和Y 都是环状分子的结论。羰基加成反应中学里确实讲过,但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加氢,并归入还原,羰基加水,就已经“超纲”,编题人设想参加竞赛的选手有这个知识,并用以理解加胺(可理解为加氨”,这考察了应试者对氨与水的类似性的把握与否,能否将甲醛加水C=O双键打开的知识“迁移”于加氨)。最后,Y 与NH3发生缩合反应,编题人首先考察了应试者有没有缩合反应的基本图式:A+B=C+D的模式概念以及缩合反应从反应物“母体”里脱除的是“小分子”的概念,要求应试人找到氨分子与Y 分子的什么基团发生缩合,脱除什么小分子。脱水缩合在中学课本里讲到最多,应属于应试者已有的知识基础。只是Y 与氨的缩合脱去3分子水,不同于中学课本里的缩合反应,是需要应试者的思维十分敏捷、广阔的。若应试人从Y 的结构式里发现它有3个羟基,氨分子又有3个氢原子,本不难作这种带有相当程度创造性的思维。最后,Z 的结构的得出,编题人显然是在考察应试者空间感受能力的强弱。
评论:本题涉及到中学有机化学“聚合”、“加成”、“缩合”三个概念,若应试人确实把握中学课本中这三个反应类型的概念以及课本上的具体知识内容,就已经有了解出此题的知识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此题在知识基础上没有超过中学化学。然而,此题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求灵活运用中学学到的基本知识创造未知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应试者面对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这道试题应视为较成功的“知识要求低、能力要求高”的好题。赛场实情:好学生得解,差学生零分。得零分的原因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对聚合反应的内涵把握得太片面,以为只要聚合反应一定得到高聚物,或者对羰基加成反应缺乏基本概念;另一种可能是解题不灵活,不善于上下前后前后整体性地审题;第3种可能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差,不善于用原有知识基础理解加工新信息得出新知识;第4种可能是空间感受能力差。编题人给出Y的分子式,不前不后,十分恰当。要求应试者对试题有整体性的把握,思路清晰地进行逻辑思维,“上下求索、左右逢源、前后呼应”。此题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命题人本来预计此题的主题完全是新的,因为在星际云中存在六次甲基四胺并假定它是由亚甲胺生成,是最近的文献报道,只是最后产物可能有的学生见到过,可能对解题有帮助,但这个知识点不是本题思路的主要出发点,说不上一定有帮助。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蛋白质)还是棉(纤维素),可取其少量来
A.滴加酒精
B.灼烧
C.滴加食盐水溶液
D.滴加食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