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3 06:04:18
1、选择题 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 、Ba2 +、Cl一、Br一、SO32一、SO42一,对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 溶液变蓝 |
(2) |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上层无色,下层呈橙红色 |
(3) | 取(2)上层溶液,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4) | 向(3)的滤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并以四氯化碳(沸点76.8℃)为溶剂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用到氯气,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向含碘单质的水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操作③中,将含碘单质的水溶液与CCl4在分液漏斗中混合、振荡摇匀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漏斗的下端尖嘴处紧贴在承接的烧杯内壁上静置后,下面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5)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该实验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酒精灯、烧杯、温度计、锥形瓶外,还需要______,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所处位置为______,锥形瓶中收集到物质的名称为______.
参考答案:(1)过滤适用于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海带灰难溶于水,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所以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用过滤分离它们;
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MnCl2+Cl2↑+2H2O,MnO2、Cl2、H2O写化学式,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3)根据四氯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但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碘溶解四氯化碳中呈紫红色,所以下层呈紫红色,上层是水层,呈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层为水层接近无色,下层为CCl4层呈紫红色;
(4)根据萃取的实验操作,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目的是为了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液体顺利流出,再转动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后,因上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产生杂质,所以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再转动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后,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蒸馏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接收器),还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因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根据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为常用的有机溶剂,碘为非金属单质,所以锥形瓶中收集到物质的名称为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带铁圈的铁架台、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四氯化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某学生用过量的Na2CO3使Ca2+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
洗涤沉淀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沉淀反应后,用试管取出上层清液,再加入Na2C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认Na2CO3已过量。
洗涤沉淀的方法:向漏斗中加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干后,再重复2—3次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推断题 (4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2SO4、NaCl、CuCl2和Na2S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取一定量混合物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洗涤过滤干燥称得质量为a克;
③上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充分搅拌后,再次将沉淀洗涤过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增加;
④往②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混合物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肯定不含有的物质是?;不能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参考答案:Na2SO3?(1分)? ;? CuCl2 (1分) ;? K2SO4、NaCl (各1分)
本题解析: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全部溶解,溶液无色透明,说明一定不会含有不溶物或反应生成不溶物,所以可知该物质中一定不存在氯化铜;
②向步骤①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该白色沉淀可能是亚硫酸钡或硫酸钡,所以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硫酸钾和亚硫酸钠;
③取步骤②的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质量增加,说明该沉淀一定有亚硫酸钡,故原物质中一定含有亚硫酸钠,不能确定是否有硫酸钡,从而可知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硫酸钾,。
④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一定是氯化银,但无法证明该溶液中的氯离子,是来自于原混合物还是②中加入的氯化钡所致,所以氯化钠无法确定。
综上可得混合物中肯定含有亚硫酸钠,一定不含有CuCl2,可能含有NaCl 、K2SO4。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现象物质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现象推出可以确定存在或不存在的物质,对于现象不能确定的只能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 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D | 将新制的Fe(OH)2露置于空气中 | 白色固体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 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可能含CO32-、SO32-、HCO3-、HSO3-等等,A错;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有Ag+也有此现象,B错;使品红溶液溶液褪色的某气除SO2外,还有Cl2、O3等,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