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3 05:54:59
1、选择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探究NH4HCO3的热稳定性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2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能防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错误,因为分解的产物中有氨气易产生倒吸;B、正确,收集密度小的氢气,短进长出,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的二氧化碳,长进短出,用向上排空气法;C、正确,因氨气、氯化氢难溶于四氯化碳易溶于水,因而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D、正确,考虑到氨气的干燥、收集、吸收均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6分)(1)指出下列实验用品或仪器(已经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性质)?;
②容量瓶?。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填代号)。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C.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D.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水冲洗,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E.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2H4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参考答案:(1)①将石蕊试纸润湿?②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2)ABCE? (每空2分,共6分)
本题解析:(1)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需要事先润湿。
②容量瓶在使用前,需要检漏。
(2)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且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选项C不正确,应该是迅速用干布擦去,然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BCE。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可测溶液的酸碱性
B.用碱式滴定管可量取5.00mLKMnO4溶液
C.碳酸钠溶液可盛放于玻璃瓶塞的试剂瓶内
D.氯水可用棕色试剂瓶保存于阴暗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值时,试纸不能事先润湿,A不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应该用酸式滴定管,B不正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应该用橡皮塞,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即含有氯分子Cl2),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废水样10.0mL于锥形瓶,加入10.0 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就注入0.01 mol·L-1 的Na2S2O3标准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Na2S4O6溶液为无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
(2)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步聚③当待测液由?色变为?色且30s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废水中C1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按照上述实验操作,最后会导致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若读Na2S2O3溶液的体积不规范,没有平视,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又俯视,最后会导致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参考答案:(1)淀粉溶液?(2)Cl2 + 2I– = I2 + 2Cl–?(3)蓝、无;0.01 mol·L–1?(4)偏大?(5)偏小
本题解析:(1)I2遇淀粉变蓝色,I–遇淀粉不变色,所以用淀粉可显示I2与Na2S2O3的反应终点。(2)加入KI的目的是把Cl2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 2I– = I2 + 2Cl–。(3)待测液中加入淀粉时显蓝色,当I2被完全还原为I–时溶液显无色,由反应可找出关系式:Cl2~I2~2Na2S2O3,则c(Cl2)×10.0×2=0.01×20.00,所以c(Cl2)=0.01 mol·L–1。(4)步骤②中滴定管没用标准溶液润洗,会使标准稀释,滴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会偏大,进而引起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偏大。(5)滴定管的刻度自上而下由大到小,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又俯视读数,所读数据比实际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偏小,最后会导致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偏小。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过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商品过碳酸钠中一般都含有Na2CO3,为了测定它的纯度,取一定量的样品和盐酸反应,通过测量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过碳酸钠的含量。
(1)根据下图提供的仪器装置,组装一套测定商品过碳酸钠的实验装置,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
①?②?③?④?⑤
(2)装置④的作用是?。
(3)如果实验时,称取w g样品和过量盐酸反应后,测得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V mL,则此样品的纯度为?。
参考答案:(9分)
(1) a→g,h→e,f→d,c→b?
(2)检验CO2是否完全被吸收?
(3)
本题解析:(1)过碳酸钠和碳酸钠均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含有CO2和O2的气体,CO2对O2体积测量有干扰,因此利用排水量气法收集O2之前,需要除去CO2并确认CO2已经被完全除尽;图中几个装置的作用分别是制气、量液或O2的体积、排水集O2、确认是否含有CO2、除去CO2,除去并检验CO2时气体应该长进短出,排水集O2时应短进长出,因此这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g,h→e,f→d,c→b;(2)、见(1);(3)、先由n=V/Vm求 n(O2),再由反应式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中过碳酸钠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求 n(Na2CO4),然后再由m=n?M求m(Na2CO4),最后由过碳酸钠的质量和样品的质量求纯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