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3 05:52:47
1、填空题 27.(10分)下图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②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
某同学想定量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1:称取ag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新制KI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
步骤2:取一支50mL碱式滴定管,用bmol·L-1的新制Na2S2O3 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
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第一次读数为 mL。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
(3)经过计算,此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 mg·kg-1(用含a、b的最简表达式表示) 。
(4)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的是 。
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
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
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
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请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正在排气泡的碱式滴定管(仅画出刻度以下部分)
参考答案:(1)24.00
(2)溶液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不变蓝)
(3)508000b/a(或5.08×105b/a)
(4)AB
(5)
本题解析:正确读取读数,目光平视,刻度为24.00ml;滴定终点的判断,当变色稳定,半分钟不变色时说明达到滴定重点;碘盐碘点元素的含量用碘酸钾的质量与碘元素的质量分数相乘,逐步计算ω==508000b/a;滴定时滴定管未润洗,结果偏大;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体积读数变大,结果偏大。
考点:滴定原理及应用
点评:要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步骤,扩展到普通滴定,会进行误差的分析,正确判断滴定的终点。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1,则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
A.HCl
B.NaOH
C.NH4NO3
D.H2SO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那么溶液可能是酸或碱的溶液,故选C,NH4NO3会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考点: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 )
A.NaHSO4=Na++H++SO42-
B.MgCl2=Mg2++Cl2-
C.Ba(OH)2=Ba2++2OH-
D.Na2SO4=2Na++SO4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取浓度相同的Na0H和HCl溶液,以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
A.0.01mol/L
B.0.017mol/L
C.0.05mol/L
D.0.50mol/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pH的有关计算。根据题意氢氧化钠过量,反应后溶液中OH-的浓度为0.01mol/L。所以,解得c=0.05mol/L。答案是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 mol·L—1Na2S溶液中存在:c(OH—)=c(H+) + c(HS—) + c(H2S)
B.等浓度的氨水和氯化铵按体积比2:3混合,溶液中存在:2c(Cl-)=3[c(NH4+)+c(NH3.H2O)]
C.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A—)>c(OH—)=c(H+)
D.常温下,向0.1 mol·L—1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当溶液的pH从3.0升到4.0时,溶液中的值增大到原来的10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根据质子守恒得出:c(OH—)=c(H+) + c(HS—) +2c(H2S),错误;B、设浓度均为1mol/L,氨水的体积为2L,氯化铵的体积3L,根据N元素守恒:c(NH4+)+c(NH3.H2O)=1mol/L,c(Cl-)=0.6mol·L-1,因此5c(Cl-)=3[c(NH4+)+c(NH3.H2O)] ,错误;C、不知HA是强酸还是弱酸,若为强酸,c(Na+)=c(A—)>c(OH—)=c(H+),若为弱酸,c(Na+)>c(A—)>c(OH—)>c(H+),错误;D、根据电离平衡常数K=,推导出
=c(H+)×K,pH从3.0升到4.0时,
增大到原来的10倍,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及电离平衡常数。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