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3 05:10:38
1、选择题 现有两份体积相同的混合溶液,其组成如下:
? | KCl | K2SO4 | ZnSO4 | ZnCl2 |
(1) | 0.4 mol | 0.1mol | 0.3mol | 0.1mol |
(2) | 0.2mol | 0.2mol | 0.1mol | 0.1mol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溶液中个离子物质的量为:K+:0.4mol+2×0.1mol=0.6mol,Zn2+:0.3mol+0.1mol=0.4mol,Cl?:0.4mol+2×0.1mol=0.6mol,SO42?:0.1mol+0.3mol=0.4mol;(2)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为:K+:0.2mol+2×0.2mol=0.6mol,Zn2+:0.1mol+0.1mol=0.2mol,Cl?:0.2mol+2×0.1mol=0.4mol,SO42?:0.2mol+0.1mol=0.3mol,所以只有c(Cl?)相同,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若配制500 mL 0.2 mol/L的稀硫酸
(1)需要量取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mL-1)_____________mL。
(2)下面是某学生的操作过程:
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用100 mL的量筒量取浓硫酸;
c.将浓硫酸倒入另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量筒中稀释,并冷却到室温;
d.用玻璃棒引流,将稀释后的硫酸倒入500 mL的容量瓶;
e.轻轻摇动容量瓶,使瓶内液体混合均匀,再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 cm~2 cm;
f.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摇匀;
g.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待用。
按照通常的配制要求,指出其中缺少或操作的错误,并补充或改正(有几项填几项,若空格不够可以补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何实验都有误差,在你改正后的操作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最浪费时间的步骤是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到室温,为了节约时间,简便易行的加快稀硫酸冷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5.4
(2)①缺少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操作;②量筒的规格错,应该用10mL的量筒量取浓H2SO4(或用移液管、酸式滴定管量取浓H2SO4);③不应该在量筒中稀释浓H2SO4,应用烧杯;④不应该用容量瓶保存溶液,应用细口瓶
(3)量筒的精确度不够高(或读数误差,溶质仍有少量残留在烧杯内、室温未必是20℃等)(答案合理即可)
(4)充分搅拌(给盛有稀H2SO4的烧杯敷冰块等)(答案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N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氮分子
B.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C.在常温常压下,20mLNH3与60mL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将4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参考答案:A.温度、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则无法计算氮气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计算氨气的分子数,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仅适用于气体,标况下,水的液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所以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体积,故B错误;
C.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氨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再根据N=nNA知,其分子数之比为1:3,故C正确;
D.C=nV中V指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体积,将40gNaOH溶于1L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1L,所以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mol/L,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时,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在加热的同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红褐色溶液
B.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将沉淀置于滤纸上(已放置在漏斗中),边用玻璃棒搅拌边加蒸馏水冲洗
C.实验室配制950 mL 0.2 mol/L的CuSO4溶液时,需称取胆矾的质量为50 g
D.配液时,液面若超过刻度线,应用胶头滴管将多出液体吸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制备Fe(OH)3胶体时,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直到得到红褐色溶液,当不能搅拌,A错误;B.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将沉淀置于滤纸上(已放置在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等水自然流下后即可,当不能搅拌,B错误;C.实验室配制950 mL 0.2 mol/L的CuSO4溶液时需要1000ml容量瓶,则需称取胆矾的质量为1L×0.2mol/L×250g/mol=50 g,C正确;D.配液时,液面若超过刻度线,需要重新配制,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胶体制备、沉淀洗涤、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5mol的CO2与8mol的SO2的分子数比是 ;原子数比是 ;质量比是 。
(二)KClO3和浓HCl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反应可表述为:
KClO3+ HCl(浓) → KCl+ ClO2+ Cl2+ H2O
(1)配平以上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填入划线上)。
(2) ClO2是反应的 (填氧化或还原)产物。
(3)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填写号码)
①还原性 ②氧化性 ③酸性 ④碱性
(4)反应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5)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可被用来做消毒剂,若ClO2作消毒剂后其自身转化为Cl-,则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电子数表示)是Cl2的 倍(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共9分)(一)5:8 5:8 55:128
(二)(1) 2 KClO3+ 4 HCl(浓) → 2 KCl+ 2 ClO2+ 1 Cl2+ 2 H2O
(2) 还原 (3)①③ (2分)
(4)0.2 (5)2.63倍(保留2位小数)。
本题解析:(一)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5mol的CO2与8mol的SO2的分子数比是5:8,CO2与SO2均是三原子分子,所以原子数之比也为5:8,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乘以摩尔质量之比等于55:128.
(二)⑴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及观察法配平方程式即可,2 KClO3+ 4 HCl(浓) → 2 KCl+ 2 ClO2+ 1 Cl2+ 2 H2O
⑵分析反应,ClO2是KClO3得电子被还原后的产物,所以是还原产物
⑶浓盐酸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氯气,同时该反应中有KCl 、H2O生成,还起到了酸的作用,答案选①③
⑷由2HCl~Cl2得产生0.1 mol Cl2,应转移0.2mol电子
⑸由Cl2~2HCl,知每克氯气得电子为2/71g,由 ClO2~Cl-,知每克ClO2得电子为5/67.5g,后者是前者的(5/67.5)/(2/71)=2.63倍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产物的判断、电子的转移数目、反应物作用的判断、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