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3 04:45:31
1、实验题 实验室需要0.2mol/L CuSO4溶液250ml,实验室可提供配制溶液的试剂有:①蓝色胆矾晶体(CuSO4·5H2O)?②4mol/L CuSO4溶液
(1)无论采用何种试剂进行配制,实验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至少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在使用该仪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若用胆矾晶体进行配制,需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 5H2O的质量为________g;如果用4mol/L的CuSO4溶液稀释配制,需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ml4mol/L CuSO4溶液。
(3)实验室用4mol/L的硫酸铜溶液稀释配制溶液所需的实验步骤有: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往烧杯中加入约100ml水进行初步稀释,冷却至室温
②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4mol/L 的硫酸铜溶液于一烧杯中
③计算所需4mol/L 硫酸铜溶液的体积
④将溶液颠倒摇匀后转存于试剂瓶
⑤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定容
⑥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⑦将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4)配制溶液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对结果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C.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5)实验过程中用到蒸馏水。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参考答案:(1)250mL容量瓶(1分);?检查是否漏液(1分);
(2)12.5(1分);? 12.5(1分);?
(3)?(2分);
(4)偏低(1分);?偏高(1分);?无影响(1分);
(5)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1分);?冷凝器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1分);?碎瓷片(沸石)(1分);
本题解析:
(1)实验室需要0.2mol/L CuSO4溶液250ml,所以需要250mL容量瓶;
使用该仪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要检查是否漏液,否则影响实验数据。
CuSO4的物质的量n=cV=0.25L×0.2mol?L-1=0.05mol,CuSO4?5H2O的物质的量等于CuSO4的物质的量,所以CuSO4?5H2O的质量0.05mol×250g/mol=12.5g;
如果用4mol/L的CuSO4溶液稀释配制,需用量筒量取4mol/L CuSO4溶液的体积为:0.05mol/(4mol/L )=0.0125L=12.5mL。
(3)?
(4)A、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少量溶液残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水至刻度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
C、溶液配制需加水定容,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5)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器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碎瓷片(沸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分液
B.除去SO2中的少量CO2: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C.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加速AgCl沉淀的洗涤
D.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会引入新的杂质I2,错误;SO2可以和饱和Na2CO3溶液反应,B项错误;沉淀洗涤过程中搅拌会戳破滤纸,C项错误;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改变溶液体积或浓度对测定结果无影响,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09北京宣武二测,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苯酚溅到皮肤上会有灼痛感,马上用NaOH溶液清洗
②实验中,点燃CO前应首先检验CO的纯度
③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④做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把尾气通过NaOH溶液,防止污染空气
⑤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时,将晶体加热至白色,然后冷却、称重即可计算
⑥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⑦白磷(P4)和Na都应保存在水中
A.②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苯酚溅到皮肤上会有灼痛感,马上用酒精清洗;②正确;③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④做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把尾气点燃防止污染空气;⑤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时,将晶体加热至白色,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然后重复以上操作一次,减少实验误差,即可计算;⑥橡胶会溶于煤油、汽油中;⑦少量白磷(P4)保存在水中,Na保存在煤油中。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操作不能实现指定的实验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溶液的浓度浓度不同,可以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中应该是将氨水逐滴滴入到硝酸银溶液中,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B不正确;C是通过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正确;D正确,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B.洗涤沉淀时,应在过滤器中加入洗涤液浸没沉淀,过滤,并重复2到3次
C.抽滤完毕,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胶管,再关闭水龙头,最后将滤液从吸滤瓶支管口倒出
D.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抽滤完毕,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胶管,再关闭水龙头,最后将滤液从吸滤瓶上口倒出,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