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8 05:30:40
1、选择题 使用容量瓶配置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称量时游码没有归零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刻度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2分) 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 阳离子 | Na+、Ba2+、NH4+、K+ |
| 阴离子 | CH3COO-、Cl-、OH-、SO42- |
参考答案:(12分)(1)醋酸钾?(2)CH3COO-+H2O
CH3COOH+OH- (3)Ba(OH)2? (4)=
(5)c(OH-)>c(Ba2+)=c(Cl-)>c(NH
)>c(H+)或c(OH-)>c(Cl-)=c(Ba2+)>c(NH
)>c(H+) (6)2∶3
本题解析:(1)D溶液焰色反应显黄色,说明含有Na+。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因此D是硫酸钠。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气体是氨气。又因为A、C溶液的pH均大于7,B溶液的pH小于7,所以B是氯化铵,则C氢氧化钡,A就是醋酸钾。
(2)醋酸钾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碱性,即CH3COO-+H2O
CH3COOH+OH-。
(3)醋酸钾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氢氧化钡是强碱,抑制水的电离,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小的是Ba(OH)2。
(4)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则实质是电解水,溶液始终显中性,即pH=7。
(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钡过量,因此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OH-)>c(Ba2+)=c(Cl-)>c(NH
)>c(H+)或c(OH-)>c(Cl-)=c(Ba2+)>c(NH
)>c(H+)。
(6)混合溶液的pH=13,即OH-的浓度是0.1mol/L。这说明氢氧化钡是过量的,则
,解得
。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溶液(葡萄糖):渗析
B.甲苯(苯酚):加浓溴水,过滤
C.甲醇溶液(甲酸):加NaOH溶液,蒸馏
D.肥皂液(甘油):加食盐搅拌、盐析、过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甲苯(苯酚)加浓溴水并不能生成沉淀,一般是加入碱液,再分流蒸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物质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及试剂都正确的是?
[? ]
| 名称 | 相对分子质量 | 熔点或沸点(℃) | 水 |
| 水杨酸 | 138 | 158(熔点) | 微溶 |
| 醋酸酐 | 102 | 139.4(沸点) | 反应 |
| 乙酰水杨酸 | 180 | 135(熔点) | 微溶 |


),最终称得产品质量为2.2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百分数精确到0.1)。参考答案:(1)水浴加热(2分)
(2)防止醋酸酐和水反应(2分)
(3)除去醋酸酐、醋酸、硫酸,并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损耗(2分)
(4)①防止暴沸(2分)②a(2分)③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分解(2分)
(4)84.3%(或84.6%)(2分)
本题解析:(1)控制温度在85℃~90℃,小于100℃,应使用水浴加热;
(2)合成阿司匹林时,必须使用干燥的仪器,其原因是乙酸酐容易发生水解,所以答案是防止醋酸酐和水反应;
(3)洗涤晶体,除去表面的杂质,用冷水,目的是减小阿司匹林的溶解,所以答案是除去醋酸酐、醋酸、硫酸,并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损耗;
(4)①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②为使冷凝管内的不蒸气得到充分冷却,在进行冷却时,应使水的方向和气流的方向相反,使水充满整个冷凝管,所以冷凝水的流进方向是a;
③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分解;
(4))(水杨酸)=
=0.0145mol,n(醋酸酐)=
=0.053mol,
则理论上生成乙酰水杨酸0.0145mol,产率为
?×100%=84.3%。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