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8 04:39:56
1、选择题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
[?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和气体
B.可能是O2与NO2的混和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B.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①装置B,C的作用分别是:B______C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实验室欲制取5瓶容积为100mL的氯气(室温下,氯气的密度为2.90g/L),理论需要KMnO4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保留2位小数,浓盐酸过量),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保留2位小数).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如图(Ⅰ~Ⅳ)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列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______
______
B
______
______
C
______
______
D
______
______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
参考答案:(1)①生成的氯气密度比水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B为收集装置,C为防止倒吸的装置,可起到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
故答案为: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发生: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故答案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③制取5瓶容积为100mL的氯气,质量为5×100×10-3L×2.90g/L=1.45g,n(Cl2)=1.45g71g/mol,则m(KMnO4)=1.45g71g/mol×25×158g/mol=1.29g,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45g71g/mol×2=0.04mol,
故答案为:1.29;0.04;
(2)①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则应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时进气管较短,则应选择Ⅱ装置,故答案为:Ⅱ;
②Ⅱ装置中A加入稀硝酸和铜,为气体发生装置,B为气体的收集装置,用排水法收集,C为接受B中排出的水的装置,
故答案为: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A铜屑和稀硝酸产生NO气体B水排水收集NO气体C接收B中排出的水D③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可观察到有无色小气泡生成,反应放热,反应速率逐渐加快,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NO,生成硝酸铜为蓝色,可观察到A中的液体逐渐变为蓝色,气体NO不溶于水,可将B中的水排到C中,
故答案为: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红棕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固体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盐酸,NaHCO3产生的气体多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最终呈红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常温下四个容积相同的抽空的密闭容器内,分别注入下列各组气体(先注入一种,再注入另一种),全部气体注入完毕后,容器中的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2mol氢气和1mol氧气?②2mol硫化氢和1mol二氧化硫? ③2mol一氧化氮和1mol氧气?④2mol氨和lmol氯化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