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8 04:31:17
1、选择题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己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氧化性:Cl2 > Fe3+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KMnO4与浓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氯气,A.在a处发生反应:Cl2+2KI=2KCl+I2. I2遇淀粉会变为蓝色。在b处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这只能证明氧化性Cl2>Br2;Cl2> I2。但是不能证明Br2>I2。错误。B. 在c处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HCl是酸,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由于还产生了有强氧化性的HClO,它能把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所以后来又褪色。错误。C.在d处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由于碱被消耗,溶液的碱性减弱,所以酚酞的红色逐渐变浅。错误。D.在e处发生反应:2Fe2++Cl2= 2Cl-+2Fe3+;Fe3++ 3SCN-=Fe(SCN)3.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了氧化性Cl2 > Fe3+。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某气体a,胶头滴管中吸有少量液体b,当把溶液b挤进烧瓶后,打开止水夹不能形成“喷泉”的组合是( )
干燥气体a | 液体b A NH3 水 B HCl 水 C CO2 NaOH溶液 D Cl2 饱和食盐水 |
参考答案:A、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A不选;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B不选;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C不选;
D、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氯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不能形成喷泉,故D选.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A、B、C、D和E五瓶溶液分别是HCl、CaCl2、Na2CO3、AgNO3、KI溶液中的一种,现将瓶内溶液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实验,如果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生成沉淀、气体和无明显变化,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各瓶内所装的溶液是A?,B?,C?,D?,E?。?
参考答案:HCl? CaCl2? Na2CO3? AgNO3? KI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物质判断的判断题,在所给的五种溶液中依照图中所提供的现象,解题突破口是Na2CO3与HCl反应放出气体,A、C是HCl、Na2NO3,其次是KI,只与AgNO3溶液生成AgI一种沉淀,可确定E为HI,D为AgNO3,B为CaCl2,B与Na2CO3生成沉淀,C为Na2CO3,A为HCl。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
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④KI ⑤FeCl2
A.只有②④
B.只有④⑤
C.只有②④⑤
D.全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氯气消毒的自来水含有Cl2、H+、Cl-?等成分与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④KI ⑤FeCl2
均能反应,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820年德贝莱纳用MnO2作催化剂使KClO3分解产生O2,发现制得的O2有异常气味,使该气体通过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变蓝色,则氧气中可能混有(? )
①Cl2?②Br2?③NO2?④O3?⑤CO2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全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制得的气体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说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气体生成,且由MnO2、KClO3的组成根据元素守恒排除Br2、NO2、CO2,可能为Cl2、O3。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