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8 01:01:05
1、简答题 (1)碳酸钾的水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2)KAl(SO4)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5)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碳酸钾中的碳酸根可以水解,尽管加热过程能促进碳酸钾水解,但生成的碳酸氢钾和氢氧化钾反应后仍为碳酸钾,故答案为:碳酸钾;尽管加热过程能促进碳酸钾水解,但生成的碳酸氢钾和氢氧化钾反应后仍为碳酸钾;
(2)明矾中的铝离子可以水解,但是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生成的酸是硫酸,由于硫酸是高沸点酸,不能挥发,最后氢氧化铝和硫酸接着反应,仍然会留下明矾,故答案为:明矾;尽管Al3+水解,由于硫酸是高沸点酸,不能挥发,最后仍然会留下明矾;
(3)碳酸氢钡在溶液中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碳酸钡,故答案为:碳酸钡;碳酸氢钡在溶液中受热分解;
(4)亚硫酸钠在蒸干的过程中不断被空气氧化而变成硫酸钠,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硫酸钠,故答案为:硫酸钠;硫酸钠在蒸干的过程中不断被空气氧化而变成硫酸钠;
(5)氯化铝溶液中的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而HCl挥发,得氢氧化铝,氢氧化铝部分分解为氧化铝,所以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铝和氧化铝,故答案为:氢氧化铝和氧化铝;Al3+水解,HCl挥发,得氢氧化铝,氢氧化铝部分分解为氧化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室温下,取0.3 mol/L HY溶液与0.3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9,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 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9 mol/L
B.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Y-)>c(Na+)>c(OH-)>c(H+)
C. c(Na+)+c(H+)=c(OH-)+c(Y-)
D. c(Na+) =c(Y-)+c(HY) =0.3 mol/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Fe(SO4)2溶液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
c[(NH4)2Fe(SO4)2]<c[(NH4)2SO4]<c(NH4Cl)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KI溶液,有AgI沉淀生成,说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I的溶解度
C.0.2 mol·L-1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1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
D.0.2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H+)+c(H2CO3)=c(HCO3-)+c(OH-)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经测定某种溶液中只含N
参考答案:A.溶液电荷不守恒,如c(H+)>c(OH-),应有c(C1-)>c(NH4+),或c(OH-)>c(H+),应有c(NH4+)>c(C1-),所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H4+)>c(C1-)>c(H+)>c(OH-),故A正确;
B.溶液电荷不守恒,所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H4+)>c(C1-)>c(H+)>c(OH-),故B错误;
C.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氯化铵溶液中应该还有部分一水合氨,即如果溶液中存在c(NH4+)=c(C1-)>c(H+)=c(OH-),则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l和NH3?H2O,故C错误;
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c(C1-)+c(OH-),如果c(NH4+)=c(C1-),则存在c(H+)=c(OH-),溶液呈中性,故D正确;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1 L 0.1 mol/L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 c(SO42-)>c(NH4+)>c(Cu2+)>c(H+)>c(OH-)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3c(H2CO3)+2c(H+)+c(HCO3-)=2c(OH-)+c(CO32-)
C.已知酸性HF>CH3COOH,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 [c(Na+)-c(F-)] < [c(K+)-c(CH3COO-)]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设溶液中无氨分子存在): 2 c(H+)+ c(NH4+)=c(NH3·H2O)+2c(O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