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8 00:57:36
1、选择题 投入一定量的物质A和B发生可逆反应:2A(g)+nB(g)mC(g)?,在温度分别为T1、T2,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测得C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n+2<m?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n+2<m?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2>m?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n+2>m?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可逆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可使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 )
A.N2(g)+3H2(g)
2NH3(g)放热反应
B.H2(g)+I2(g)
2HI(g)放热反应
C.A(g)+B(g)
3C(g)放热反应
D.4NH3(g)+5O2(g)
4NO(g)+6H2O(g)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A.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质量不变,则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故A正确;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质量不变,则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质量不变,则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C错误;
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质量不变,则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2分)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
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1
H2O (g)=H2O(l) ΔH=-44.0KJ·moL-1
(1)氢气的燃烧热△H= 。
(2)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往1L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1.00mol CO和1.00mol H2O(g),在t℃时反应并达到平衡,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则t℃时CO的转化率为 ;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此时平衡常数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平衡将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4)为了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的CO浓度
B.增大H2O(g) 的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5)H2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可作燃料电池;若该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参考答案:(1)-285.8 kJ·moL-1
(2)2CO(g)+H2O (g)=2CO2(g) +H2(g) ΔH=-41.2kJ·moL-1
(3)50% 变小 逆 (4)BD (5)H2 +2OH --2e- = 2H2O
本题解析:(1)由2H2(g)+O2(g)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16分)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①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H >0。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请分析两点原因 、 。
②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时还产生CO,若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 ΔH>0,该设想能否实现? (选填“能”或“不能”),依据是 。
(2)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1/3与水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l—浓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一定条件下,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2I—+2Fe3+I2+2Fe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充分振荡,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向 (选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请设计一种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实验方案 。
参考答案:16.(16分)(1)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反应正向进行
②不能 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2)Cl2+H2OH+ + Cl—+HClO 增大
(3)正反应 加入少许铁粉或加入少许碘(其他合理设计即可)
本题解析:(1)①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H >0,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反应正向进行;②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根据△H - T?ΔS >0,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2)氯气溶于水是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 + Cl—+HClO,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消耗H+,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l—浓度增大;
(3)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2I—+2Fe3+I2+2Fe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充分振荡,碘溶解在CCl4中,水溶液中,碘单质的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要想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I—或Fe3+的浓度或增大I2或Fe2+浓度即可,所以加入少许铁粉或加入少许碘。
考点:考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平衡移动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共16分)如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 xC(g)的生成物 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速率:a?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He气后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此时该恒温恒容中
C%?(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热反应(填:放热、吸热),计量数x的值是?;
(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填:①C% ②A的转化率?③B的转化率④压强⑤c(A)⑥c(B)];升温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填:左移或右移)
参考答案:(1)b?大于?(2)a?不变?(3)吸?大于2(或大于等于3)
(4)①②③④?右
本题解析:(1)对于某可逆反应来说,加入催化剂,仅仅是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所以b曲线表示无催化剂,速率大小为:a大于b;
(2)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无关气体氦气,平衡不移动,则曲线a 为恒温恒容,C%不变。
(3)在相同的压强下,温度越高C%的含量越高,即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C%的含量越小,即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x的值大于2(或大于等于3)。
(4)根据图示可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右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