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8 00:39:46
1、选择题 下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极板质量增加,b极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通电后发现a极极板质量增加,b极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这说明a电极应该是阴极,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放电。b电极是阳极,溶液中的OH-放电生成氧气,这说明X是负极,Y是正极。所以选项A符合,B中没有金属析出,C中电极名称不正确,D中生成氯气,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2e―=PbSO4,正极:PbO2+4H++SO42-+2 e―=PbSO4+2H2O,当铅蓄电池放电转移的电子能氧化Cl-制得Cl2 22.4L(标况)时,电池内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2.5 mol
B.2 mol
C.1 mol
D.5 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铅蓄电池的电极反应可知,有1mol电子转移消耗1molH2SO4,当标准状况下生成Cl2 22.4L时,转移电子数为2mol,所以消耗硫酸2mol,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根据电子守恒来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4分)下图装置B中是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CuSO混合溶液,溶液体积为500ml,M、N均为石墨电极,当装置A中Zn棒质量减少6.5g时,N上质量增加____________g;此时,所有电极上总共收集到的气体的总体积为___________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参考答案:(1)3.2 (2)4.76
本题解析:A为原电池锌为负极、同为正极,B为电解池,M为阳极、N为阴极。装置中每个电极转移电子数相等,A中Zn棒质量减少6.5g时转移电子0.2mol;铜电生成氢气,转移电子0.2mol生成氢气0.1mol;M电极为阳极,转移0.2mol电子时,先后发生、
,溶液中共含0.05mol NaCl,生成氯气0.025mol,生成氧气0.0375 mol;N电极为阴极,先后发生
、
,溶液中共含0.05mol CuSO
,生成0.05mol Cu和0.05 mol氢气,所以共生成气体0.212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76L。
考点:本题考查电解池、原电池综合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碳棒电极电解一定质量的某浓度的氯化钾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此时若加入100g 36.5%的浓盐酸,所得溶液正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
A.9 mol
B.7 mol
C.6 mol
D.8 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I+3H2O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转移3 mol e-时,理论上可制得KIO3 107 g
B.电解时, 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
C.电解时的阳极电极反应式:I-?6e-+3H2O = IO3-+6H+
D.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变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每生成1mol KIO3,则转移6mol电子,所以转移3mol电子时生成0.5mol KIO3,其质量是107g,正确;B、电解时不锈钢作阴极,不能做阳极,否则Fe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正确;C、电解时是I的化合价升高,所以I-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IO3-,正确;D、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氢离子,而阴极产生氢氧根离子,二者又结合成为水,所以电解质溶液的pH基本不变,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