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8 00:18:24
1、选择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应加入的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从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产物来分析;
B、从溴与碱反应的性质以及溴苯的性质来分析;
C、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
D、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与苯互溶;
解答:A、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不能得到纯净的乙烷,应通入溴水中除去杂质,故A错误;
B、溴能与碱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溴化钠和次溴酸钠,溴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将二者分离,故B正确;
C、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题目中缺少浓硫酸,且操作复杂,反应慢,不是最佳方案,应用蒸馏的方法较好,故C错误;
D、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与苯互溶,不能得到纯净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题目较为简单,本题中注意乙烯、苯酚等物质的性质,易错点为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为
A.浓硫酸
B.稀HNO3
C.NaOH溶液
D.浓HN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常温下浓HNO3可溶解铜而使Al钝化;浓硫酸在加热时会与铜反应,但加热时与Al也会发生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所用除杂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也能和氯水发生加成反应,①不正确,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中,而乙酸可以溶解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所以②正确;苯酚虽然能和溴水反应,但生成的白色沉淀又可以溶解在苯中,③不正确,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乙醇和水互溶,所以应该用新制的生石灰,蒸馏,④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需要明确的是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选择的试剂与被鉴别物质混合时要有不同的现象时就能达到实验目的,否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解答:A、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反应现象不同,所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盐酸和氯化钠分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现象相同,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硝酸银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反应现象相同,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酚酞在酸性或中性溶液是无色的,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硝酸是酸,硝酸钾溶液是中性溶液,所以向硝酸或硝酸钾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不变色,现象相同,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要求选择的试剂与被鉴别物质混合时,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用一种试剂无法区别的是
A.FeC12、AgNO3、Na2CO3、Na2SO3
B.NaNO3、A1C13、NaCl、MgC12
C.苯、己烯、四氯化碳、乙醇
D.(NH4)2SO4、NH4Cl、Na2SO4、Na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用盐酸一种试剂能区别,没现象的是FeC12,有白色沉淀的是AgNO3,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的是Na2CO3,有无色有味的气体生成的是Na2SO3
B 不能用一种试剂区别
C 用溴水就能区别,加溴水之后,上层呈橙红色的是苯,褪色的是己烯,下层是橙红色的是四氯化碳,不分层的好似乙醇。
D 用氢氧化钡能区别,既有白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NH4)2SO4,只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NH4Cl,只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SO4,无现象的是NaCl
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