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8 00:00:55
1、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反应速率v(H2)="0.5v" (HI)
D.c (H2):c(I2):c(HI)=1:1: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标志是所给条件是否从“变”达到“不变”。A该反应气体分子总数前后一样,故压强始终不变;B碘蒸气为紫色,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C反应速率之比始终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相等,故不能用于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相同,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系。故答案选B。
点评: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抓住实质、通过标志进行分析。难度中等,一般以选择题出现。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H2(g)+I2(g) ?2HI(g) 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体积恒定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H2、I2、HI的浓度相等
D.I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与H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相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颜色的深浅和浓度有关系,所以选项B可以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体积和压强始终是不变的,A不能说明。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的浓度之间不一定满足某种关系,CD不能说明,因此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平衡状态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的可逆反应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对于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 ΔH<0。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
m+n<p+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D.若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1/2要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变为原来的2倍,而移动后,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说明平衡移动导致了A浓度的增大,所以增大压强平衡逆行移动了,得到m+n<p+q。B项:反应物的转化量之比等于系数比,若要A、B的转化率相等,则必须满足起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系数比。C项:若m+n=p+q,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反应过程不会导致气体总体积的改变。D项: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若m+n=p+q,则总体积变为原来的1/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反应4NH3(g)+5O2(g) = 4NO(g)+6H2O(g)在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 ]
A.v(NH3) =0.010 mol/L/s
B.v(O2) =0.0010mol/L/s
C.v(NO) =0.0010 mol/L/s
D.v(H2O) =0.0045 mol/L/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