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7 23:58:09
1、填空题 (6分)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食物在空气中腐败 ②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③碳和二氧化碳化合生成CO ④酸与碱中和反应 ⑤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⑥将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钡晶体混合均匀放在日光下暴晒
参考答案:①②④;③⑤⑥(每空3分,多选不给分,漏选得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3分)不同的物质不仅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 也不同。放热反应的宏观表现是 ,其微观表现是 。
参考答案:化学能;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每空1分,共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S(g)+O2(g) =SO2(g) ΔH=a;S(s)+O2(g) =SO2(g) ΔH=b;则a>b
B.C(石墨,s) =C(金刚石,s) ΔH=+1.9 kJ/mol,则可判定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NaOH(aq)+HCl(aq) =NaCl(aq)+H2O(l) ΔH=-57.4 kJ/mol,则含20 g NaOH的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 kJ
D.CaCO3(s) =CaO(s)+CO2(g) ΔH>0,则该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中由于气态S的能量高于固态S的能量,所以气态S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H越小,A不正确,a<b;B中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这说明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性强,B不正确;C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5mol,放出的热量是28.7 kJ,C正确;D中反应是吸热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初中时我们就知道,有新物质形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但是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据此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A.蔗糖溶于水
B.金刚石变成石墨
C.氯化钠熔化
D.五氧化二磷吸水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蔗糖溶于水,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不变,属于物理变化;氯化钠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够电离出阴阳离子,破坏的是离子键,但并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不是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其余选项既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又存在化学键的形成,都是化学变化,答案选AC。
考点:考查化学键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点评:该题属于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难易适中。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和规范答题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组分子中,均含有非极性键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C2H2、NH3
B.Cl2、C2H4
C.CO2、H2S
D.CH4、H2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同种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一定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如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电荷分布均匀,则为非极性分子。A、C2H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直线型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NH3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A错误;B、Cl2为直线形结构,含有非极性键,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C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平面型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CO2中含有极性键,为直线形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H2S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v形,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C错误;D、H2O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CH4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