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7 23:55:40
1、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凡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来表示
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H++OH-=H2O
D.复分解反应必须具备离子反应生成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的离子化合物质,如:Ca(OH)2等也要注意在溶液中是否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才能使用离子形式表示;B中说明了离子反应的实质;C中只有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才能用H++OH-=H2O表示,弱酸和弱碱都要使用分子式表示;D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三者只要具备其一即可。因此只能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H+ + OH-=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l3++3OH-=Al(OH)3↓
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中强碱,不能氢氧根离子表示,应保留化学式,则它与稀盐酸的反应为Mg(OH)2+2H+=Mg2++2H2O,故A错误;氨水中一水合氨是弱碱、弱电解质,不能用氢氧根离子表示,应保留化学式,则它与铝盐溶液的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铜是氢后金属,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强酸性,二者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由于离子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以及电子、电荷和原子守恒原理,故C正确;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能继续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则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反应为ClOˉ+H2O+CO2=HCO3ˉ+HClO,故D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一般涉及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物质的溶解性、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Fe3+、SO42–、Al3+和X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X可能是
A.Na+
B.OH —
C.CO32—
D.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铁离子、铝离子和OH-以及CO32—等都不能大量共存。根据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可知,溶液中负电荷数多于正电荷数,因此溶液的电中性可知,X应该是氯离子,答案选D。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
点评:在判断溶液中离子种类时,除了首先利用共存关系判断外,有时还需要借助于电荷守恒进行,在答题时需要注意到。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V1:V2=l:5
C.M点时生成的CO2为0、05mol
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酸性顺序是:H2CO3>HCO3->HAlO2,所以向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依次的离子反应为(各离子的物质的量[mol]的变化情况):
AlO2-+H++H2O=Al(OH)3↓
0.05? 0.05? 0.05
CO32-+H+=HCO3-
0.05? 0.05? 0.05
HCO3-+H+=CO2↑+H2O
0.05? 0.05
Al(OH)3+3H+=Al3++3H2O
0.05? 0.15
可看出,a曲线表示的是AlO2—的变化情况:AlO2—+H++H2O=Al(OH)3↓
b曲线表示的是CO32-逐渐减少的情况:CO32-+H+=HCO3-,同时,HCO3-增多,由c曲线表示
d曲线表示的是HCO3-的变化情况:HCO3-+H+=CO2↑+H2O
e曲线表示的是Al3+的变化情况:Al(OH)3+3H+=Al3++3H2O
很明显,V1是75ml,而V2是150+150=300ml,V1:V2=l:4
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mol,比值为1:1
M点时根本就没有CO2气体的生成。
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溶液中含HCO3-、SO32-、CO32-、NO3-、Na+等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Na2O2后(设溶液体积不变),溶液中上述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NO3-
B.SO32-NO3-
C.CO32-NO3-
D.CO32-、NO3-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