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化学基本概念》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练习版)(十)

时间:2020-07-07 23:46: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通过滤纸
C.布朗运动
D.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颗粒的大小,其他的性质都是由此而决定的,因此本题答案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后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其他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NaHCO3溶液;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①试管加热时要防止局部骤热发生爆炸;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要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
③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是为防止爆炸要验纯;
⑤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
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一定注意使用;万一滴到皮肤上,一定谨慎处理;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降低碱的腐蚀性.
解答:①试管加热时为防止局部骤热发生爆炸,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故①正确;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为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应该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故②正确;
③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故③正确;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为防止爆炸要验纯后点燃,故④正确;
⑤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先通入氢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先撒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故⑤正确;
⑥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其他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NaHCO3溶液,故⑥正确;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降低碱的腐蚀性,后用水洗,故⑦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化学实验操作的要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向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能使溶液完全复原的是
A.CuCl2 (CuO)
B.NaOH (NaOH)
C.CuSO4 (CuCO3)
D.NaCl (NaO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电解产物是铜和氯气,因此应该加入氯化铜,A不正确;惰性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加入的应该是水,B不正确;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物是铜、氧气和硫酸,所以需要加入的是氧化铜或碳酸铜,C正确;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电极生成物是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所以需要加入的是氯化氢,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电解产物的判断和应用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电极产物并能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A.H2
B.O2
C.NH3
D.N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和水、氧气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不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解答:A.氢气和水不反应,常温下和氧气不反应,但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B.氧气和水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氨气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物理性质密切相关,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及密度确定收集方法,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雾霾含有大量的污染物SO2、NO。工业上变“废”为宝,吸收工业尾气SO2和NO,可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1)装置Ⅰ中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i)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是0.1molNaOH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的pH=8时,溶液中个离子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3)写出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的离子方程式                                      
(4)装置Ⅲ还可以使Ce4+再生,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生成Ce4+从电解槽的        (填字母序号)口流出。
②写出与阴极的反应式                        
(5)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 g·L-1,要使1 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              L。(用含a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每空2分)
(1)SO2 + OH-="==" HSO3-
(2)①c(Na+>c(SO32-)>c(HSO3-)>c(OH-)>c(H+)
②HSO3- 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3-SO32-+H+,加入CaCl2溶液后,Ca2++SO32-="==" CaSO3↓使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
(3)NO+2H2O+3Ce4+===3Ce3++NO3-+4H+、NO+H2O+Ce4+===Ce3++NO2-+2H+
(4)①a  ②2HSO3-+4H++ 4e-="==" S2O32-+3H2O 
(5)243a(242a、244a、5600a /23都给分)


本题解析:(1)装置Ⅰ中的将SO2变成了HSO3-,离子方程式是SO2 + OH-="==" HSO3-。
(2)①若是0.1molNaOH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的pH=8时,图像中的c(SO32-)>c(HSO3-),而c(OH-)=10-6mol/L,远小于c(OH-),故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SO32-)>c(HSO3-)>c(OH-)>c(H+)。②HSO3- 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3-SO32-+H+,加入CaCl2溶液后,Ca2++SO32-="==" CaSO3↓使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
(3)在酸性条件下装置Ⅱ中,Ce4+将NO氧化为NO3-或NO2-,本身还原为Ce3+,有两个反应,即NO+2H2O+3Ce4+===3Ce3++NO3-+4H+、NO+H2O+Ce4+===Ce3++NO2-+2H+。
(4)装置Ⅲ使Ce3+→Ce4+,反应过程失去电子,在阳极发生,接电源正极,故生成Ce4+从电解槽的a口出来;阴极HSO3-得到电子生成S2O32,即2HSO3-+4H++ 4e-="==" S2O32-+3H2O。
(5)装置Ⅳ中的与O2和NO2-参加的反应:2NH3+2H++O2+2NO2-===2NH4NO3,n(O2)=n(NO2-)= ×1000L×a g·L-1/46g·mol-1,V(O2)=22.4L·mol-1 n(O2)= 243a。
考点:离子方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简单化学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