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典型例题(三)

时间:2020-07-07 23:44: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D不正确,首先量筒不能用来稀释,其次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因苯酚具有弱酸性,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
B.在做乙烯的制备实验时要加少量的碎瓷片,以防止溶液暴沸
C.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D.中学阶段在使用试纸时,必须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再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看变化的结果,但是PH试纸除外,在使用它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湿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浓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中有无NH4+
B.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为鉴别NaNO3、Al(NO3)3和Mg(NO3)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检验溶液中有无NH4+应用浓NaOH溶液和红色石蕊试纸,选项A错误;测定某溶液的pH,不能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选项B错误;NaNO3、Al(NO3)3和Mg(NO3)2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无现象的是NaNO3,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又溶解的是Al(NO3)3,沉淀不溶解的是Mg(NO3)2,C正确;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应在高温下配制饱和溶液,降至低温。主要析出KNO3,应选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经过多次结晶,才能完全分离KNO3和NaCl,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指示剂。
B.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
C.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 “0”或“0”刻度线以上。
D.调节液面至 “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
E.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③在F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该滴定过程中,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①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
②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③ 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⑤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⑥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少量于瓶外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⑴ ①?B C E D A F②酚酞
③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⑵①④⑤?⑶4.20


本题解析:(1)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为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再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 “0”或“0”刻度线以上,再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液面至 “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接着移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指示剂,最后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②该滴定实验是用碱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所以应选用的指示剂为酚酞;③确定终点的方法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该滴定过程中,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所以答案选择①④⑤ ,②⑥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③不会影响测定结果;(3)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根据cV=c1V2可以得到,0.14×15=c1×25×2,所以c1=0.042mol/L,即稀释后的硫酸为0.042mol/L,所以稀释前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100/1=4.20mol/L。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学的经典实验—酸碱滴定,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该题考查都是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计算,本题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室事故处理或药品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镁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做完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后的废液倒入水池并用水冲入下水道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于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
D.大量氯气泄露时,用肥皂水湿润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金属镁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硫酸腐蚀金属管道,不能直接冲入下水道。
C.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于带橡胶塞的试剂瓶,碱性溶液均不能用玻璃塞保存。
D.氯气能与碱性溶液反应,肥皂水显碱性,而且碱性不强,不会对面部造成伤害,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