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7 23:44:51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D不正确,首先量筒不能用来稀释,其次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因苯酚具有弱酸性,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
B.在做乙烯的制备实验时要加少量的碎瓷片,以防止溶液暴沸
C.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D.中学阶段在使用试纸时,必须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再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看变化的结果,但是PH试纸除外,在使用它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湿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浓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中有无NH4+
B.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为鉴别NaNO3、Al(NO3)3和Mg(NO3)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检验溶液中有无NH4+应用浓NaOH溶液和红色石蕊试纸,选项A错误;测定某溶液的pH,不能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选项B错误;NaNO3、Al(NO3)3和Mg(NO3)2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无现象的是NaNO3,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又溶解的是Al(NO3)3,沉淀不溶解的是Mg(NO3)2,C正确;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应在高温下配制饱和溶液,降至低温。主要析出KNO3,应选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经过多次结晶,才能完全分离KNO3和NaCl,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指示剂。
B.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
C.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 “0”或“0”刻度线以上。
D.调节液面至 “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
E.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③在F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该滴定过程中,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①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
②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③ 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⑤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⑥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少量于瓶外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⑴ ①?B C E D A F②酚酞
③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⑵①④⑤?⑶4.20
本题解析:(1)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为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再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 “0”或“0”刻度线以上,再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液面至 “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接着移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指示剂,最后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②该滴定实验是用碱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所以应选用的指示剂为酚酞;③确定终点的方法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该滴定过程中,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所以答案选择①④⑤ ,②⑥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③不会影响测定结果;(3)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根据cV=c1V2可以得到,0.14×15=c1×25×2,所以c1=0.042mol/L,即稀释后的硫酸为0.042mol/L,所以稀释前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100/1=4.20mol/L。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学的经典实验—酸碱滴定,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该题考查都是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计算,本题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室事故处理或药品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镁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做完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后的废液倒入水池并用水冲入下水道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于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
D.大量氯气泄露时,用肥皂水湿润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金属镁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硫酸腐蚀金属管道,不能直接冲入下水道。
C.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于带橡胶塞的试剂瓶,碱性溶液均不能用玻璃塞保存。
D.氯气能与碱性溶液反应,肥皂水显碱性,而且碱性不强,不会对面部造成伤害,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