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7 23:40:20
1、选择题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所以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参考答案:A、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乙醇做碘水分离的萃取剂,故A错误;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具有电泳的性质,其中的分散质粒子会向某一极移动,胶体、溶液均是电中性的,故B错误;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有SO42-或SO32-中的至少一种,故C错误;
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只有氨气,氨气水溶液氨水显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现在频频出现的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中小水滴直径范围是
A.小于0.1nm
B.大于100nm
C.在1nm—100nm间
D.小于1n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雾属于胶体,胶体中粒子直径在在1nm—100nm间,所以选C。
考点:胶体的定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不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能透过滤纸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参考答案: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等性质;
A、“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钴酞菁”分子是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故B正确;
C、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恢复了磁性,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故C正确;
D、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有磁性,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
A.都是澄清透明的液体
B.能透过半透膜
C.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 nm之间
D.都呈红褐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