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7 23:36:52
1、选择题 向含有NaBr、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A.KCl
B.NaCl和KCl
C.NaCl和KBr
D.NaCl、KCl和I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入过量Cl2,发生反应2NaBr+Cl2====2NaCl+Br2,2KI+Cl2====2KCl+I2,蒸干灼烧时Br2挥发,I2升华。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得到氯气,如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B、C中应分别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3)E中若装有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3)2Fe2++Cl2=2Fe3++2Cl-?溶液变蓝
(4)①探究c(Cl-)对反应的影响?探究c(H+)对反应的影响?②c(H+)的大小
本题解析:(1)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
Cl2↑+2H2O。
(2)用该方法制得的氯气中含有HCl和水蒸气,分别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
(3)氯气与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氯气将KI氧化为单质碘,单质碘使淀粉变蓝色。
(4)对比a、b、c、d、e五个实验方案可以看出,五个实验中都有MnO2和Cl-,只有a、c、e中有较大浓度的H+,这三个实验产生了Cl2,b、d中有较大浓度的Cl-,但无H+,没有产生Cl2,说明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H+浓度的大小。实验b的目的是探究c(Cl-)对反应的影响,实验c的目的是探究c(H+)对反应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量的Fe与Cl2充分反应,生成FeCl2
B.少量CO2通过B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苏打和小苏打
D.Na2O2和活性炭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参考答案:A.铁在氯气中燃烧,无论氯气是否过量都只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
B.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二氧化碳和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
C.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都出现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C错误;
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过氧化钠使品红褪色是利用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活性炭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所以褪色原理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一种气体,通入的这种气体的名称是?。
(4)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在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色。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答漏斗不得分)?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出现红棕色气体 出现无色气体、蒸馏水中有气泡?3NO2+H2O=2H++2NO+NO
(3)氧气
(4)黄 红
本题解析:(1)在浓硝酸与铜的反应中,需要随时控制浓硝酸的流量,故采用分液漏斗,而不是一般的漏斗;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2)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
(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表现还原性,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4)试管D中的溶液为稀硝酸,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SCN-生成红色的物质。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9分)用a g氢气与b g氯气合成氯化氢气体,然后将反应后的气体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试根据氢气、氯气体积比的不同情况讨论:
(1)吸收后剩余气体的质量。(2)吸收后生成食盐的质量。
参考答案:(1)当时,余H2(
)g,食盐的质量:
?
(2)当时,无气体剩余,食盐的质量:
本题解析:H2?~? Cl2?~? 2HCl?~? 2NaCl
2g? 71g? 73g? 117g
ag? bg? m(HCl)? m(NaCl)
(1)当时,余H2(
)g,食盐的质量:
(2)当时,余Cl2(b-35.5a)g,生成食盐的质量为58.5g,但多余的Cl2又被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又生成NaCl和NaClO,根据Cl2?~ NaCl可知有生成食盐
g,所以最终无气体剩余,食盐的质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