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7 23:04:36
1、实验题 (10分)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欲帮助环保局配制48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用于当地水质检测。试回答相关问题:
(1)该小组同学选择________ 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图Ⅰ所示,则如图Ⅱ所示操作应在图Ⅰ中的____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和③
B.①和②
C.④和⑤
D.③和④
(3)该小组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______g
(4)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
①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②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浓度________。
参考答案:⑴500(2分)?⑵C(2分)?⑶10.0(2分)?⑷偏小(2分)无影响(2分)
本题解析:(1)由于容量瓶的规格没有480ml的,所以应该选择500ml容量瓶。
(2)根据配制过程可知,当容量瓶中溶液通过振荡混合均匀后,需要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应该答案选C。
(3)500ml 0.5 mol/L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25mol,质量是0.25mol×40g/mol=10.0g。
(4)根据c=n/V可知,如果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浓度偏小;容量瓶中含有蒸馏水,浓度不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法或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钠着火时可以用干砂土来扑灭
B.钠也可以保存在CCl4中
C.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D.除去Al粉中混有的Mg: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正确人;B错,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钠浮在溶液上方失去了保存的目的;C错,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碳酸钡要与稀盐酸反应而硫酸钡不反应;D错,氢氧化钠能与AL粉反应而不与镁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两支分别装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各加几滴水,前者温度降低,后者温度升高
B.向100 mL容量瓶中加入4.0 g NaOH固体,然后加水到刻度线,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
C.向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加NaOH,溶液颜色由橙色慢慢变为黄色
D.如图所示,随着空气的通入,试管内液面会慢慢上升至充满整支试管,而后液面又下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记忆能力以及解答问题的能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溶于水,但前者溶于水放热,后者溶于水吸热,A选项错误;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物质,B选项错误;因为有不溶于水的气体(如N2)通入,所以液体不能充满整支试管,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
C.装置③可用于证明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优点是:“随关随停,随开随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对于溶液的蒸发结果,故一般用蒸发皿
B:正确
C:即使SO2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以出现“倒流”的现象,因为它易溶于水,造成体系内气压降低,故不正确
D:由于过氧化钠为粉末,可溶于水,故不能使用些装置以达到“随关随停,随开随用”的目的
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己烷、苯、甲苯
B.用水鉴别苯和溴苯
C.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裂化汽油振荡
D.制取溴苯:将铁屑、液溴、苯充分混合后加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B
A.不正确,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法鉴别己烷、苯;B.正确,用水鉴别苯和溴苯,苯密度小于水,溴苯密度大于水;C.不正确,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四氯化碳振荡,不能加裂化汽油,其中含有不饱和键; D.不正确,制取溴苯:将液溴、苯充分混合后再铁屑、加热,三种物质直接混合,反应一旦开始后,放出大量热量,引起溴挥发,无法控制,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带来安全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