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2:13:07
1、选择题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O22SO3ΔH="-196.6" kJ·mol-1
B.H2(g)+O2(g)====H2O(l)ΔH="-285.8"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C(s)+O2(g)====CO2(g)ΔH="+393.5" kJ·mol-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反应热单位为kJ·mol-1。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Co(NH3)6]3+中,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
A.N原子
B.H原子
C.Co原子
D.N、H两种原子同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氢原子不存在孤对电子,但N原子存在孤对电子,所以在[Co(NH3)6]3+中,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N原子,答案选A。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配位健的含义以及形成条件,然后结合原子的结构特点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ΔH=+49.0 kJ·mol-1
②CH3OH(g)+O2(g)===CO2(g)+2H2(g);Δ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甲醇(CH3OH)为原料设计成燃料电池,则通入甲醇的电极为正极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 的ΔH>-192.9 kJ·mol-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若用甲醇(CH3OH)为原料设计成燃料电池,甲醇发生氧化反应,则通入甲醇的一极是负极,错误;B、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错误;C、若以②的方式甲醇转化为氢气,则该过程放热,错误;D、液态甲醇转化为气态甲醇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低于气态甲醇放出的热量,ΔH<0,则ΔH>-192.9 kJ·mol-1,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判断,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CO2和SiO2
B.NaCl和HCl
C.O2和H2O
D.Si和N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中前者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晶体,后者是含有极性键的原子晶体。B中前者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后者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晶体。C中都是含有共价键的分子晶体。D中前者是含有非极性键的原子晶体,后者是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晶体。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 | 溶液温度 | 中和热 | | |||
T1 | t2 | ΔH | ||||
① | 50 mL0.55 mol·L-1 NaOH溶液 | 50 mL0.5 mol·L-1 HCl溶液 | 20 ℃ | 23.3 ℃ | | |
② | 50 mL0.55 mol·L-1 NaOH溶液 | 50 mL0.5 mol·L-1 HCl溶液 | 20 ℃ | 23.5 ℃ |
参考答案:(8分) (1)量筒(1分) 温度计(1分)
(2)否(1分) 金属易导热,热量散失多,导致误差偏大(1分)
(3)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6.8" kJ·mol-1(2分)
(4)无(1分) 有(1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在实验中需要测量溶液的体积,所以需要量筒,同时还需要测量温度,所以需要温度计;在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热量损耗,而金属铜是热的良导体,所以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根据实验数据知两次实验中的温度差的平均值为:℃,所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Q=4.18KJ·℃-1·Kg-1×0.1kg×3.4℃=1.4212KJ。因为反应中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所以?H=
kJ·mol-1,因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 ?H=56.8kJ·mol-1;KOH属于强碱,对属于结果无影响,但醋酸属于弱酸,溶于水会吸热,因此测定结果有影响
考点: 中和热的测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