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新型材料》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4 01:51: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还有一些添加剂
C.用木材等经过加工制成的粘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的原料是石油和天然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化学与环境、生活、科研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双氧水稀溶液可用于清洗伤口
B.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
C.PM2.5颗粒(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D.自来水厂可使用Cl2和FeSO4·7H2O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故可用于清洗伤口,A正确;14C和12C属于碳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B正确;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即1.0×1~1.0×10-7m,C错误;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对水进行消毒,又会将Fe2+氧化为Fe3+,Fe3+发生水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悬浮物而净化水,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B.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C.酸雨的形成主要由于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
D.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Na、Mg、Al等活泼金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含硫燃料及大量排放氮的氧化物所形成的,选项C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2年12月31日,山西一化工厂发生苯胺泄漏事故,苯胺对环境有污染
B.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
D.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苯胺对水体会造成污染,正确;B、葡萄糖不发生水解,错误;C、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正确;D、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渗析的性质,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B.“地沟油”危害健康,主要是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E、脂肪酸油脂已经被破坏
C.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D.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减少可入肺颗粒物(PM2.5)的产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丝、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前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后者由碳、氢、氧、氮等多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产物不仅仅有CO2和H2O,故A不正确;食用油脂中有益成分被破坏甚至减少,变成了地沟油,故B正确;石油裂解就是烷烃、环烷烃变为乙烯、丙烯、1,3—丁二烯等过程,煤的气化是固态的C为H2、CO或水煤气的过程,海水制镁就是将Mg2+变为Mg的过程,都有新物质生成,故C正确;高性能的耐磨轮胎,能减少粉尘的产生,包括PM2.5,故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