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炔烃》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7-04 01:50: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测定有机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的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特征峰也不同,根据特征峰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其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特征峰有两个,如图所示:

CH3CH2OCH2CH3的核磁共振氢谱
(1)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给出的特征峰只有一个的是________。
A.CH3CH3
B.CH3COOH
C.CH3COOCH3
D.CH3COCH3
(2)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请预测B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________个特征峰。

A的核磁共振氢谱
(3)用核磁共振氢谱的方法来研究C2H6O的结构,请简要说明根据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来确定C2H6O分子的结构简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D (2)BrCH2CH2Br 2
(3)若图谱中给出了3个吸收峰(信号),则说明C2H6O的结构简式是CH3CH2OH;若图谱中给出了1个吸收峰(信号),则说明C2H6O的结构简式是CH3OCH3


本题解析:(1)由题给条件可得,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数目与分子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关,即有几种化学环境的氢就会有几个峰,要求该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峰,即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所以A、D都符合;(2)由A的氢谱图中只有1个峰,可得A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Br,而B的结构只能是CH3CHBr2;(3)根据C2H6O能写出的结构简式只有2种:CH3CH2OH和CH3OCH3,所以如果氢谱中存在3个峰,则为乙醇;如果氢谱中存在1个峰,则为甲醚。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9分)0.2mol有机物A和0.4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燃烧后的这些产物经过浓硫酸后,质量增加10.8g;再通过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质量增加17.6g。
(1)推断该有机物A的分子式。
(2)若0.2mol该有机物A与过量金属钠反应后放出4.48L H2(标准状况下),试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1)生成物水的物质的量是n(H2O)=10.8g÷18g/mol=0.6mol
CO和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
CO+CuOCO2+Cu? △m↓
1mol? 1mol? 16g
0.2mol? 0.2mol? 3.2g
所以反应中生成的CO2是17.6g÷44g/mol-0.2mol=0.2mol
则有机物A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0.2mol+0.2mol×2-0.4mol×2=0.4mol
所以A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0.4︰1.2︰0.4=1︰3︰1
即最简式为CH3O
由于C、H个数之比为1︰3的只能是乙烷
所以A的分子式为C2H6O2
(2)4.48L氢气是0.2mol,说明反应中含有2个羟基
因此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


本题解析:考查有机物分子式及结构简式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2:3
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该有机物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CO2的物质的量比为1: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中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根据题给条件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错误;B、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CO2的物质的量比为1: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中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正确;C、根据题给条件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错误;D、根据题给条件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半透膜可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NaCl
B.用灼烧的方法检验是毛线还是棉线
C.为证明硬脂酸有酸性,取稀NaOH溶液(滴有酚酞)加入硬脂酸并加热
D.欲证明放入硫酸溶液中的纤维素加热已发生水解,可向所得溶液加入银氨溶液,放在水浴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不能,据此可以分离和提纯胶体,A正确;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据此可以鉴别蛋白质,B正确;酸能和碱反应,改变溶液的pH值,因此在滴加酚酞试液的情况下,溶液的颜色会改变,可以证明,C正确;D中,在加入银氨溶液之前,需要首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D不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关的实验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该类试题主要是是以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8分)现有化合物甲:   乙:
丙:
(1)请写出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4)请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醛基、羟基 (2)甲、乙、丙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的是甲;与碳酸钠溶液作用有气泡生成的是丙;与银氨溶液共热会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乙?(4)丙>甲>乙


本题解析:(1)根据乙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醛基、羟基。
(2)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甲、乙和丙的分子式都是C8H8O2,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
(3)根据结构简式可知,甲中含有酚羟基、乙中含有醛基、丙中含有羧基,据此可以鉴别。即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的是甲;与碳酸钠溶液作用有气泡生成的是丙;与银氨溶液共热会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乙。
(4)羧基的失去强于酚羟基,酚羟基的活泼型强于醇羟基的,所以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是丙>甲>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