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1:39:10
1、填空题 某粗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杂质为不溶性泥沙和可溶性的MgCl2、CaCl2和Na2SO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食盐的精制过程,以该粗盐为原料,设计方案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①步和第⑤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______、______.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在第⑨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__.写出第⑥步涉及的两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在粗盐提纯时,用玻璃棒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粗盐的溶解,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玻璃棒在其中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加速粗盐的溶解;引流;
(2)氯化钡可以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步骤②是为了除去硫酸钠,第⑥步操作加入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碳酸钠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Na2SO4;HCl;Na2CO3;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CaCO3以及BaCO3,故答案为:CaCO3;BaCO3;
(4)加入氢氧化钠,可以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否则会引入钾离子,第⑥步加入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碳酸钠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实质是:H++OH-=H2O,CO32-+2H+=H2O+CO2↑,
故答案为:会引入新的杂质KCl;H++OH-=H2O;CO32-+2H+=H2O+C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碘化钠.为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查阅资料】氯的单质可以置换出碘化物中的碘.
阅读上述实验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溶液甲与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从“无色溶液丁”中获取氯化钠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蒸馏B.蒸发结晶C.冷却结晶
(3)操作①的名称______;所需要的主要试剂是______.
(4)操作②的名称______;从液体丙获得碘的方法是______.
参考答案:(1)氯气氧化性大于碘单质的氧化性,氯气和碘化钠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故答案为:2I-+Cl2=2Cl-+I2;
(2)氯化钠加热不分解,溶液中不发生水解,直接加热蒸发就可以得到氯化钠固体,所以B正确,故选B;
(3)由于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加入四氯化碳萃取碘,故答案为:萃取;四氯化碳;
(4)溶有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与水溶液分成了两次,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分离;通过蒸馏可以将碘与四氯化碳分离,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每组中的两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的是
A.葡萄糖和水、汽油和植物油
B.汽油和水、苯和水
C.食用油和水、酒精和水
D.汽油和水、四氯化碳和水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能用分液漏斗,说明二者是不互溶的,选项BD正确;选项A和C中都是易容海鸥互溶的,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2次,再加入待测液
B.联合制碱法是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生成碳酸钠
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在蔗糖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在浓度均为0.01 mol·L-1的NaCl和Na2Cr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AgNO3溶液,先析出AgCl,则Ksp(AgCl)<Ksp(Ag2CrO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即可,用待测液洗涤后会导致消耗更多的标准液,A错误;B项是生成溶解度更小的NaHCO3,B错误;D项两种Ksp表示的公式不一致,无法比较Ksp的相对大小,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能够用来鉴别NH4Cl、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
B.Ba(OH) 2溶液
C.稀盐酸
D.NaOH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NH4Cl?与Ba(OH) 2溶液反应,产生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氨气,NaCl?与Ba(OH) 2溶液反应不反应,Na2CO3与Ba(OH) 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 CO3。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