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1:12:54
1、选择题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散系的分类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来分的,③错,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分来是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导电来分的,⑤错,选D
考点:物质的分类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
B.HCl、H2S、NH3都是电解质
C.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滴定管等仪器用于物质分离
D.Fe(OH)3、FeCl2、CuS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都不是碱性氧化物,正确;B HCl、H2S都是电解质,而NH3是非电解质,错误;C 漏斗可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过滤,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两层液体混合物,而滴定管不可用于物质分离,错误;D. Fe(OH)3可以通过化合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制取,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分类及制取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2分)氯碱工业的原料饱和食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铵根离子,在电解时会生成性质极不稳定的三氯化氮,容易引起爆炸。
(1)三氯化氮易水解,其水解的最初产物除生成氨气外,另一产物为 。
(2)为除去饱和食盐水中的铵根离子,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工艺选择氯气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3)过量氯气用Na2S2O3除去,反应中S2O32-被氧化 为SO42-。若过量的氯气为1×10-3 mol,则理论上生成的SO42-为 mol。
(4)生产和实验中广泛采用甲醛法测定样品的含氮量。甲醛和铵根离子的反应如下:
4NH4+ + 6HCHO =(CH2)6N4H+(一元酸)+ 3H+ + 6H2O
实验步骤如下:
①已知甲醛溶液中常含有甲酸。取b mL甲醛溶液(过量)于锥形瓶,加入1滴酚酞,用浓度为c mol/L的NaOH溶液中和,滴定管的初始读数V1 mL,当溶液呈微红色时,滴定管的读数V2 mL。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试样a mL,静置数分钟。
③再加1~2滴酚酞,再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色,滴定管的读数V3 mL。
则饱和食盐水中的含氮量为 mg/L。
参考答案:(12分)
(1)HClO(2分)
(2)3Cl2 + 2NH4++ 8OH- = N2↑+ 6Cl- + 8H2O。(2分)
利用氯碱工业的产品氯气为原料,就近取材;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2分)
(3)5×10-4(3分)
(4)14000C(V3—V2)/a mg/L (3分)
本题解析:(1)三氯化氮水解产生氨气,说明N原子与氢离子结合,所以Cl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HclO;
(2)由题意可知,氯气与氨气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氮气,则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同时有水生成,离子方程式为3Cl2 + 2NH4++ 8OH- = N2↑+ 6Cl- + 8H2O;该过程选择氯气的原因是氯气本身是氯碱工业的产品,就近取材,同时氮气以气体放出,不会产生杂质离子;
(3)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1×10-3 mo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10-3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a2S2O3在S的化合价是+2价,硫酸根中S的化合价是+6价,S的化合价升高4价,所以理论上生成的SO42-为2×10-3 mol/4=5×10-4mol;
(4)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钠滴定甲醛和铵根离子的反应产生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C(V3—V2) ×10-3 mol,由反应方程式得4NH4+~4 H+~4OH-,所以N的含量是C(V3—V2) ×10-3 mol×14g/mol/a×10-3 L=14000C(V3—V2)/a mg/L。
考点:考查反应在产物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滴定的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通入水中能形成电解质溶液的气体是
A.HCl
B.N2
C.CH4
D.C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HCl溶于水形成盐酸,N2、CH4和CO难溶于水,选A。
考点:考查物质溶于水。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够在熔化状态导电又能够在水溶液状态导电的是( )
A.冰醋酸
B.NaHCO3
C.蔗糖
D.NaOH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